《丛林中的艰苦岁月》

    《丛林中的艰苦岁月》 :

作品生动描述了莫迪一家刚到加拿大时的经历和见闻:荒芜的丛林、突发的疾病、肆虐的霍乱、冷漠的居民,以及其他种种艰辛和灾难,包括火灾、芽麦、严冬、野熊、恶狼造成的恐慌等。由于移民前缺乏思想准备和实际训练,作者不能尽快地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离不开仆人伺候的英国上流社会淑女转化为一名在加拿大荒野丛林中拓荒种地的农妇,她因此陷入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苦闷中。新的相对原始的生活环境与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及欧洲文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作者心里产生一种恐惧。然而,她同时又在作品中流露出对加拿大原始、壮丽的湖光山色的迷恋。于是她对加拿大产生了强烈的矛盾感情,并在作品中塑造出具有这种双重性格的自我。她赞美加拿大自然的壮美和土地的肥沃,深信加拿大会有美好的前景,时而也把加拿大当作故乡一般依恋。可是一到现实生活中,陌生而恶劣的生存环境一再挫败她,她又会感到心灰意冷。

殖民地时期的加拿大文学大都是关于移民、拓荒、探险、传教、军旅等方面的日记、书信、游记、见闻录等资料性记述。而《丛林中的艰苦岁月》则是第一部具备较完整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可以被看作是一部自传性随笔集;又因含有不少精心构思的虚构情景,尤其是有一位贯穿始终并具有鲜明个性的叙述者,以及拓荒生活的主题,因而被看作是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作品还突出了对分布在各章的不同人物的塑造和刻画,而且不少章节可以独立成篇,因此又可以被看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作者在书中写人记事真实细致,不时采用较灵活、自由的随笔风格,时而插入自己的观察和评论,生动有趣。

为您推荐

《艰苦岁月》

《艰苦岁月》:萧华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11月版,1990年7月版。17.8万字。作者关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生活的回顾。前半部记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罗荣桓、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人民披..

《艰苦的历程》

《艰苦的历程》:副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回忆录选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66.5万字。2册。收辑李先念、徐向前、陈再道、李天焕、许世友、傅崇碧、陈锡联、李德生、郑维山、刘瑞龙等的91篇回忆录。记述这支英..

《丛林下的冰河》

《丛林下的冰河》:郏宗培、刘绪源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年11月版。23万字。“留学生文学丛书”之“小说卷”。收入9篇中短篇小说,有小楂的《留美的故事》、《丛林下的冰河》、易丹的《卜琳》、蒋濮的《东京没有爱情..

丛林

丛林故事 [英国]吉卜林

出版时间:2009-12 丛林故事 [英国]吉卜林 : 【作品提要】 《丛林故事》共十一篇,选了《丛林之书》的全部七篇,《丛林之书续篇》三篇,和《许多发明》中一篇。这些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生动..

丛林

丛林: 亦称禅林,通常指禅宗寺院,后道教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者。意为草木不乱生乱长,表示有规矩法度(《禅林宝训音义》)。始创于中唐百丈怀海别立禅居及其所定之规。初规模不大,唐末五代间有发展。入宋建置益臻完备,凡属..

《丛林之书》

《丛林之书》:长篇童话体小说,英国作家吉卜林着,1895年出版。作品以印度丛林为背景,写“狼孩”莫格里如何在母狼的哺育下长大,养成了种种狼的习性,机敏而大胆地生活在野兽中间。后来他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走出丛林,生活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