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剧评》

    《汉堡剧评》 :

《汉堡剧评》有2卷,总共104篇。莱辛在1767年5月1日至1768年4月11日担任汉堡剧院的艺术顾问时所撰。莱辛认为戏剧的首要因素是“真实”,剧情要合乎逻辑。他反对过多地在舞台上运用激情,也反对插科打诨,因为这都违背真实。莱辛提出艺术的目的是摹仿自然和生活,他强调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细节的真实。他指出:“在剧院里我们不要去管这个或那个角色做了什么,而是具有一定性格的人在特定的环境里将要做什么。”莱辛在此处第一次提出了“性格”这一范畴,其意义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常使用的“典型”概念十分接近。事实上,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正是源于莱辛的这一论断。莱辛反对模仿法国新古典主义悲剧,这是他的自觉市民阶级意识的表现,也反映了当时市民阶级在艺术领域中取得平等地位的要求。莱辛不仅在理论上,而且通过戏剧《萨拉·萨姆逊小姐》和《爱米丽雅·伽洛蒂》的创作实践,摧毁了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在德国的统治。

莱辛讨论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他指出法国剧作家高乃依把“怜悯”与“害怕”割裂开来理解,在实践上会导致好人绝对好、坏人绝对坏的塑造人物的简单化方法,在效果上亦不能达到真正道德上的提高。“净化”所引起的趋善避恶的效果,不是出于被动的害怕,而是出于主动的认识,这种“净化”是真正的道德上的提高。此外,莱辛还分析了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错误地从希腊悲剧得出死板的“三一律”的原因:莱辛指出行动的统一是中心,时间和地点的统一都是从属性的,剧作家不能因遵守死板的规则而破坏行动的统一。在戏剧的语言问题上,他反对用矫揉造作的词藻来掩饰内容的空虚。

《汉堡剧评》是莱辛对汉堡民族剧院的实践进行批评和理论探讨的成果。它虽然不是一部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但讨论的问题却为德国现实主义戏剧(包括文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欧洲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您推荐

韦恩赫尔·德尔·加尔特内勒

韦恩赫尔·德尔·加尔特内勒 : 大约生活在13世纪下半叶。出身下层贵族,可能是骑士。曾到各地漫游,熟习宫廷骑士文学。1250~1280年著有讽刺诗体小说《赫尔姆布莱希特农夫》。故事以巴伐利亚—奥地利一带..

尾崎秀树

尾崎秀树 : 生于中国台湾台北。父亲尾崎秀真是二战前活跃于中国台湾的历史学者、诗人。1941年,尾崎秀树同父异母的兄长尾崎秀实因间谍案“佐尔格事件”遭到检举并被逮捕,尾崎一家也因此被周围人孤立。1..

穆巴拉克·赖比尔

穆巴拉克·赖比尔 : 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毕业于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心理学专业,后留校执教,曾任此校文学院院长。早年写过诗,1961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后兼写长篇,是摩洛哥作家协会创始成..

莫泽巴赫,M.

《战争之路》

《战争之路》 : 前五卷出版于2011年。小说从1941年盟军为开辟一条从苏联到波斯湾的运输线而出兵占领伊朗开始,一直描写到两伊战争结束,内容涉及1963年6月5日事件(宗教领袖霍梅尼在发表政治演说时遭军警..

野上弥生子

野上弥生子 : 生于日本大分县一个酱油实业家的家庭。14岁时来到东京,进入明治女校。1906年与夏目漱石的弟子野上丰一郎结婚。虽然她很少见到夏目漱石,但通过书信接受夏目漱石的指导,并在夏目漱石的影响..

大庭美奈子

大庭美奈子 : 生于东京。由于父亲是海军军医,在少年时期曾随父亲辗转于日本海军的各处战略要地生活。1945年广岛核爆炸后,因身处广岛县西条而曾参加救援活动。1953年毕业于津田塾大学英文科,1959年随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