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罗亚,H.

    特罗亚,H. :

生于莫斯科。1920年随家迁居巴黎。24岁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不确定的日子》(1935,获民众主义小说奖)、《蜘蛛》(1938,获龚古尔文学奖)。其他小说还有《哀伤的白雪》(1938)、《夏娃的姿态》(1964)、《魔鬼的翅膀》(1966)和《陌生人的面包》(1982)等。

特罗亚从1947年开始构思两套系列小说,大多描绘法、俄两国的冲突。以法国为背景的有《只要地球还存在》(1947~1950)、《春种秋收》 (1953~1957)、《爱格勒蒂埃一家》(1965~1967),时间跨度从近现代一直到1944年,共11册;以俄罗斯为题材的有《正义之光》(1959~1963)、《未来的继承人》(1968~1970)、《莫斯科人》(1973~1975),从沙皇俄国一直写到十月革命,也是11册。

特罗亚是著名的传记作家,创作了许多俄国作家的传记,如他奉为文学大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1940),以及《普希金》(1946)、《托尔斯泰》(1965)、《屠格涅夫》(1985)和《高尔基》(1986)等。后来还写有H.de巴尔扎克、G.福楼拜、É.左拉、G.de莫泊桑等法国作家的传记。特别是他从1977年起推出的沙皇系列,计有《叶卡捷琳娜二世》(1977)、《彼得大帝》(1979)、《亚历山大一世》(1981)、《尼古拉二世》(1991)。他的传记文献功夫扎实,文笔翔实生动,颇具匠心,叙述才能也颇受赞赏。

特罗亚兼有俄国背景和法国身份,浸润于俄罗斯文学与法兰西文学,得两种文化之长,学养深厚、想象丰富。于1953年当选法兰西学士院院士。特罗亚自言“从窗户看现实”,在艺术上忠于现实主义传统。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约有80种。他的行文趣味盎然、可读性强,因而有着广泛的影响。

为您推荐

牧女歌

牧女歌 : 与叙述两情相悦的古代牧歌不同,牧女歌一般描写放荡不羁的骑士邂逅聪明美丽的牧羊少女的故事。骑士向牧女大献殷勤,甚至企图劫持她,而牧女有时候会被打动,有时候则坚决抵抗,呼唤男友或其他农民帮..

波特,H.

波特,H. : 生于墨尔本市郊。自幼喜爱文学,亦具文学天赋,在中学读书时即开始在学校杂志上发表小说与诗歌。中学毕业后一度做新闻记者,后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先后执教于维多利亚、南澳、塔斯马尼亚、新南威尔..

欧仁·苏

欧仁·苏 : 生于巴黎一个外科医生家庭,卒于萨伏依的阿讷西。欧仁·苏继承父业,21岁时在战舰上任外科医生,曾参加1827年的纳瓦里诺战役。1829年父亲死后他获得大笔遗产,便退职从事文学创作,结果在短短几年..

泰里夫,A.

沙普科特,T.

沙普科特,T. : 生于昆士兰州的伊普斯维奇。早年就读于伊普斯维奇文法学校,16岁离校后进入父亲开办的会计公司,后入昆士兰大学学习。1956年在杂志《公报》发表第一首诗歌,196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75年获..

洛朗,J.

洛朗,J. : 生于巴黎。洛朗在大学里学习哲学,1939年应征入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办过报纸和杂志《巴黎妇女》,同时从事创作。他在历史著作《当法国占领欧洲的时候》(1948)攻击C.戴高乐。他极力抨击介..

波托-里什,G.de

波托-里什,G.de : 生于波尔多市。祖上是意大利的犹太商人,19世纪初来到法国定居。父亲是富裕的实业家。波托-里什对学习法学没有兴趣,却非常欣赏V.雨果。他在奥代翁剧院上演了5幕诗剧《菲利普二世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