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朗,J.

    洛朗,J. :

生于巴黎。洛朗在大学里学习哲学,1939年应征入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办过报纸和杂志《巴黎妇女》,同时从事创作。他在历史著作《当法国占领欧洲的时候》(1948)攻击C.戴高乐。他极力抨击介入文学,在《保尔与让-保尔》(1951)等随笔里挖苦J.-P.萨特,在文学传记《戴高乐时代的莫里亚克》(1964)里与F.莫里亚克进行论战。他也介入政治斗争,在“五月风暴”后发表了《致大学生的公开信》(1969)。他用塞西尔·圣洛朗的笔名发表了《亲爱的卡罗琳》(1947)以及《亲爱的卡罗琳的儿子》《卡罗琳的一次任性行为》等畅销的通俗小说,又以雅克·洛朗为笔名发表了《安静的躯体》(1948)和《小鸭子》(1954)等文笔优美的严肃小说。他还写过《小说的传奇》(1979)等文学评论,主张小说要摆脱一切束缚性的规则,才能表现千变万化的生活。

洛朗的代表作是《蠢事》(1971),它兼有小说、内心日记和评论等多种体裁,讲述的是士兵居斯坦的冒险和艳遇:他的舅舅是上校,所以他拒绝吃臭猪肉,上尉也没有惩罚他,反而让他休假,使他得以在世界各地与一些女性交往。洛朗经历过战争,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素材,加上笔调幽默、叙述生动,使这部玩世不恭的小说出版后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

洛朗为新书《蠢事》签名

为您推荐

泰里夫,A.

泰里夫,A. : 他在获得教师资格后任教数年,后来以泰里夫为笔名从事文学批评和小说创作。他早期的小说《流亡国外的人》(1921)和《滔天大罪》(1924)等维护基督教的伦理。他曾发表宣言《为自然主义辩护》(1927),..

沙普科特,T.

沙普科特,T. : 生于昆士兰州的伊普斯维奇。早年就读于伊普斯维奇文法学校,16岁离校后进入父亲开办的会计公司,后入昆士兰大学学习。1956年在杂志《公报》发表第一首诗歌,196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75年获..

梅森,B.

梅森,B. : 生于惠灵顿,卒于惠灵顿。1945年获维多利亚大学学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以短篇小说成名,50年代开始创作戏剧。他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和剧场经纪人,并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前期第一个剧本《爱的契约..

热纳瓦,M.

桑戈尔,L.S.

桑戈尔,L.S. : 生于达喀尔南部若亚尔镇一商人家庭,卒于法国韦尔松。桑戈尔在达喀尔上中学,1933年在巴黎大学取得教师的资格,193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在法国任中学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1940..

法盖,E.

法盖,E. : 生于永河畔拉罗什,卒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论文《论16世纪的悲剧》(1883)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巴黎大学讲授法国诗歌。1900年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他为报刊主持专栏、撰写评论。在文艺..

法默,B.

法默,B. : 生于墨尔本。先后就读于罗伯逊女子高中和墨尔本大学。做过服务员与教师,后与一希腊移民结婚,一度旅居希腊,1972年回到澳大利亚。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写作,十年磨一剑,1980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