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B.

    梅森,B. :

生于惠灵顿,卒于惠灵顿。1945年获维多利亚大学学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以短篇小说成名,50年代开始创作戏剧。他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和剧场经纪人,并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前期第一个剧本《爱的契约》(1953)获得成功,但另一部剧目《晚报》却备受争议,接下来连续创作了5个剧本,其中《荒野之鸟》(1957)较为成功。自1957年开始,开始创作以毛利人为主题的系列剧,共有《桃金娘树》(1957)、《阿瓦蒂》(1964)、《天鹅之歌》(1964)、《手扶栏杆》(1964)和《眼泪》(1967)5个剧本问世,贯穿了新西兰沦为殖民地后毛利人100多年的历史。独角戏是梅森戏剧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末创作的《黄金季节的结束》(1959)在国内巡演,受到不少非议,但到英美两国演出时,却得到广泛好评。《林的忠告》(1965)、《沉默的海》(1965)、《不是圣诞节,是盖伊·福克斯节》(1976)和《求爱的黑鹂》(1976)是他主要的独角戏作品。《羔羊的血》(1981)严厉抨击了新西兰社会的一些阴暗面,是他最杰出的剧作之一。梅森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一生献给戏剧事业,对新西兰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您推荐

泰里夫,A.

泰里夫,A. : 他在获得教师资格后任教数年,后来以泰里夫为笔名从事文学批评和小说创作。他早期的小说《流亡国外的人》(1921)和《滔天大罪》(1924)等维护基督教的伦理。他曾发表宣言《为自然主义辩护》(1927),..

桑戈尔,L.S.

桑戈尔,L.S. : 生于达喀尔南部若亚尔镇一商人家庭,卒于法国韦尔松。桑戈尔在达喀尔上中学,1933年在巴黎大学取得教师的资格,193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在法国任中学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1940..

法盖,E.

法盖,E. : 生于永河畔拉罗什,卒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论文《论16世纪的悲剧》(1883)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巴黎大学讲授法国诗歌。1900年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他为报刊主持专栏、撰写评论。在文艺..

法默,B.

沃顿, J.

沃顿, J. : 生于俄国敖德萨的一个犹太家庭。3岁时随父母移居西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靠父亲叫卖为生,1926年举家迁居墨尔本。年轻时从事过多种职业,从教员、职员、售货员到厨房帮手,常受失业之苦。1930年加..

汉拉恩,B.

汉拉恩,B. : 生卒于阿德莱德。先后在西巴顿女子专科学校、阿德莱德教师学院以及南澳美术学校接受教育。1963年赴英国,入伦敦美术中心学校学习蚀刻版画,后在英国客居近20年,执教于法尔茅斯与朴茨茅斯美术..

梅尔勒,R.

梅尔勒,R. : 生于特贝萨。获英语教师学衔和文学博士学位,曾在巴黎第十大学等校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应征入伍,在敦刻尔克战役中被俘,逃跑后被抓回去关进了集中营。1943年被遣返回国。二战后他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