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美奈子

    大庭美奈子 :

生于东京。由于父亲是海军军医,在少年时期曾随父亲辗转于日本海军的各处战略要地生活。1945年广岛核爆炸后,因身处广岛县西条而曾参加救援活动。1953年毕业于津田塾大学英文科,1959年随丈夫移居美国阿拉斯加,曾于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执教,文学创作即开始于旅美的11年间。1987年,与河野多惠子一同担任芥川文学奖的评审委员,成为芥川文学奖自设立以来的首届女性评审委员。1991年,成为日本艺术院会员,并担任日本笔会副会长。1996年因脑梗塞而半身不遂,其后在丈夫大庭利雄的帮助下以口述方式坚持创作,直至病逝。

1968年,大庭美奈子凭借短篇小说《三只蟹》先后获群像新人奖和第59届芥川奖,自此登上日本文坛。在这部作品中,她以冷峻的笔调描绘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主妇内心的无尽孤独和对感情的倦怠。

自回到日本到20世纪90年代初是大庭美奈子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她1975年发表的小说《废品博物馆》获得女流文学奖,小说以美国北海岸的城市为舞台,表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们在此地生活的乐与哀。之后,于1976~1980年创作了自传性长篇小说《雾之旅》,1977年出版了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核轰炸后日本人心理世界的小说《浦岛草》。1982年出版将中国道家思想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探讨现代男女关系的《寂兮寥兮》,小说获1982年谷崎润一郎文学奖。此外,大庭美奈子创作的评传《津田梅子》曾获1991年的读卖文学奖。

在文学创作之外,大庭美奈子也从事翻译工作,曾译D.基恩的《古典的愉悦》,以及R.威尔斯、H.巴克利等的儿童文学作品。

大庭美奈子擅长以富有幻想和抒情色彩的文字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少年时代的核爆炸及日本战败等经历,是她进行文学创作的原点。成年后长久旅居异国的体验,令“流亡”成为她早期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人物常如无根浮萍一般孤独且焦躁。回到日本后,大庭美奈子则多以“家庭”为文学创作主题,描绘男女、亲子乃至人类与其他生命形态之间的关联性。

为您推荐

韦恩赫尔·德尔·加尔特内勒

韦恩赫尔·德尔·加尔特内勒 : 大约生活在13世纪下半叶。出身下层贵族,可能是骑士。曾到各地漫游,熟习宫廷骑士文学。1250~1280年著有讽刺诗体小说《赫尔姆布莱希特农夫》。故事以巴伐利亚—奥地利一带..

安部公房

安部公房 : 生于东京府北丰岛郡泷野川町(今东京都北区),卒于东京都多摩市。1岁时随父母到中国沈阳生活,16岁时回到日本接受高中教育,1943年考入东京大学医学部。日本临近战败时,因不愿“殉国”,伪造病历返回..

原爆文学

原爆文学 : 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遭受了原子弹轰炸(后称原爆),这一灾难性事件不仅给两地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向世界展示了原子弹的杀伤力和威慑力,同时也催生了原爆文学的诞生。原爆文学的创作主体由被爆作..

霍夫曼,E.T.A.

大冈升平

大冈升平 : 生于东京市牛込区新小川町,卒于东京。父亲贞三郎升平在股票经纪店工作。1919年在《红鸟》上发表童谣。中学时期对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1932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法文专业,曾在国民新闻社和帝国..

让·保尔

让·保尔 : 生于菲希特尔山区的冯西德尔。童年在新教牧师家庭的氛围中度过。少年时代阅读广泛,并了解启蒙运动的思想。1779年转学到霍夫的文科中学。1787年找到一份私人教师的工作,困境逐渐得到缓解。1..

开高健

开高健 : 生于大阪市天王寺区,卒于东京都港区。父亲开高正义是大阪市立鹭洲第三小学的教员,在开高健13岁时病故。丧父的第二年,因就读的大阪府立天王寺中学校舍被征用为军营,被迫辍学并在飞机场、火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