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文,N.

    莱文,N. :

生于渥太华。父母是波兰犹太裔移民。莱文在渥太华读中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军成为加拿大皇家空军飞行员。二战后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获麦吉尔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49~1980年,他生活在英格兰,1983年后,在法国与英格兰两地居住。

尽管一直生活在国外,莱文却于1959年被授予加拿大文化委员会会员的头衔,1969年和1971年两次获得加拿大文化委员会艺术奖。他发表过诗集《走钢丝者》(1950)、《我行经港口》(1976)等,但小说创作带给他更大的声名,包括长篇小说《拐弯的路》(1952)和《来自海边小镇》(1970),短篇故事集《单程票》(1961)、《我不想太了解谁》(1971)、《故事选集》(1975)、《薄冰》(1979)、《香槟酒窖》(1984)、《这里有事发生》(1991)等。这些短篇故事往往先发表在一些期刊上,后结集出版。他的作品在不少欧洲国家被广泛译介。

莱文是位自觉的文体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根据他对自己生活过的加拿大城市中犹太人贫困、隔绝的生活记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加拿大造就了我》(1958)就是其中的代表。小说描述了他漂泊异国却永远也摆脱不了对故国生活的回忆。这种独创的叙述题材使作品获得令人难以抗拒的力量,其中的间离感更是加强了作品的吸引力。他的叙述中总有一个用双重眼光看待世界的叙述者,既面对着一个情感荒芜的现在,同时又并存着一个深入脑海却不能复得的过去。

莱文还编辑了一些作品,如短篇小说集《加拿大冬天的故事》(1968)、图文集《节奏与寂静》(1990)等。

为您推荐

纽,W.H.

纽,W.H. : 生于温哥华。曾先后就读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1965~2003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执教,讲授英语文学。1977~1995年,担任《加拿大文学》的主编,2004年获得名誉主编称号。纽拓展了加..

梅尔翰,G.S.de

梅尔翰,G.S.de : 生于巴黎,卒于奥地利维也纳。曾在政府中担任陆军部总监等高官,很晚才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关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和习俗的思考》(1787)有许多格言和警句,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性描绘。他还写了..

赛顿,E.T.

赛顿,E.T. : 生于英国南希尔兹港,卒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6岁时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安大略乡村,后迁至多伦多。塞顿从小热爱大自然,并展现出绘画天赋,先后在多伦多、伦敦学习绘画。1881年回加拿大后,他去探..

苏斯特,R.

莫里哀

莫里哀 : 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卒于巴黎。青年时代曾受当时唯物主义哲学家P.伽森迪影响,喜爱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诗作。中学莫里哀纪念碑受到良好的教育。1643年,..

琼斯,D.G.

琼斯,D.G. : 生于安大略省班克罗夫特。曾在麦吉尔大学和女皇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琼斯是20世纪20年代末兴起的蒙特利尔派诗人之一。1936年,他与A.J.M.史密斯、F.R.斯科特、A.M.克莱因、E.J.普拉特、R.芬..

梅尔西埃,S.

梅尔西埃,S.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在波尔多当过修辞学教师,后来转向文学创作。在18世纪60年代写了50多个剧本以及《哲学的梦想》(1768)。1770年左右,他来到巴黎与崇尚的J.-J.卢梭会面,177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