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A.

    都德,A. :

生于尼姆城一破落商人家庭,卒于巴黎。生活贫困,曾任小学学监。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到巴黎。1866年开始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文札》,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同时也温和地批判了现代文明对淳朴风俗的侵蚀。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以轻淡的风格叙述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它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作者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感伤的艺术风格,即所谓“含泪的微笑”。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已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他的短篇小说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8年、1896年又先后发表了《故事选》与《冬天故事》两个短篇小说集。


普法战争以后,都德创作了《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1872~1890)、《小弗罗蒙与大黎斯雷》(1874)、《雅克》(1876)、《富豪》(1877)、《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长篇小说。都德信奉É.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但是实际上对社会现实持温和的批判态度。《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塑造了一个自吹自擂的庸人的典型形象,以漫画的手法讽刺了某些资产者虚张声势的“英雄主义”。《雅克》叙述一个贫苦男孩的生活经历和奋斗过程。《富豪》通过一个暴发户到巴黎后破产以致身亡的故事,再现了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努马·卢梅斯当》写一个善于钻营的政客如何爬到部长的高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形象。《萨福》写一个浪漫女子萨福的爱情故事。《不朽者》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究,混进了法兰西学士院成了院士,但他的论著却被发现是假科学。都德在1888年还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他的剧本《阿莱城的姑娘》(1872)曾由法国音乐家G.比才配乐。他的主要作品都有中译本。

为您推荐

阿莱维,L.

阿莱维,L. : 生于巴黎一书香门第,卒于巴黎。父亲和伯父一家都是音乐家或学者。完成学业后,在不同部门当了6年政府官员,最终结束政治生涯而从事创作。他的第一部剧作《巴-塔-克朗》(1856)由J.奥芬巴赫作曲。..

达克,E.

达克,E. : 生于悉尼,卒于新南威尔士州肯图巴。中学毕业后未能进入大学,早早步入社会,曾一度从事律师所秘书工作。1922年嫁与全科医师艾瑞克·达克,婚后夫妇俩定居卡图姆巴,达克夫人就在这里从事自己的文学..

马松,L.

马松,L. : 生于毛里求斯岛,父亲是法官。马松很早就与家庭决裂。他受到A.纪德的影响,反对种族主义压迫,创作了《其他的食量》(1938)。1939年来到法国,在外籍军团里6个月,后来结识了L.阿拉贡等诗人,并于1942年加..

韦勒,A.

赖特,A.

赖特,A. : 生于昆士兰的一个小镇。幼年父亲早逝,与母亲和外祖母一起生活。大学期间获得社会学、媒体及写作多个学位。在报刊社工作时,常发表针砭时弊的文章。后为西悉尼大学文学院研究员。赖特开始文学..

道,B.

道,B. : 生于维多利亚州的基隆。16岁离开学校,做过各种临时工作。23岁通过成人考试进入墨尔本大学夜大学学习。虽然在墨尔本大学学习前后不到一年,但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生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赫伯特,X.

赫伯特,X. : 生于西澳洲吉拉尔顿的一个火车司机家庭。童年时代在乡间小镇度过,接触的多为铁路员工与土著居民,因而对他们的生活十分熟悉。1923年赴墨尔本,在医院任药剂师,同时在墨尔本医学院进修学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