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美,S.

    马拉美,S. :

生于巴黎。家境贫寒,曾在政府机关当临时雇员。后去英国学习英语,回国后长期任中学英语教师。1866年,在帕尔纳斯派的刊物《当代帕尔纳斯》上发表《窗子》《蔚蓝的天》《海风》等10首诗。悲剧《埃罗提亚德》从1864年开始写作,始终没有完成,最后在1871年用抒情诗的形式发表了几个片断。1876年发表《牧神的午后》,写一田野的神明在夏天的一个下午从睡梦中醒来,想那些刚刚看见的美丽女神,他记不清是真正看见还是梦中的幻象,想着想着又昏昏入睡。马拉美最推崇美国诗人爱伦·坡,曾翻译他的名诗《乌鸦》,并且发表了十四行诗《爱伦·坡之墓》(1877)。

马拉美的作品集有《诗与散文》(1893)和诗集《徜徉集》。他认为诗的使命在于用不平常的艺术手法,揭露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绝对世界”。只有绝对的境界才是最高的理想。他以毕生精力写一部“唯一的作品”,来歌颂“绝对世界”。他最后发表的一首诗是《骰子一掷绝不会破坏偶然性》。这篇相当晦涩的作品是他构思了一辈子却最终没能写出的“唯一的作品”的一个片断。

马拉美的诗都是比较严谨的格律诗。他的艺术特色以及他对于法国现代诗的深远影响,不在于诗体的解放,而在于遣词用字别出心裁,将表面上毫不相关的形象配合在一起,令人出乎意料。他的诗初看似乎晦涩,仔细吟诵便发现深邃的意境。他写诗的艰苦不仅是雕琢词句,更是在平凡的事物中发掘不平凡的一面。每星期二下午总有不少青年诗人到他在巴黎的住所聚会,听他发表对诗歌艺术别出心裁的见解。这个有名的“星期二茶话会”曾坚持10余年之久,对象征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拉美于1893年退休后在乡间潜心写作,1896年当选为“诗人之王”。

为您推荐

赖特,A.

赖特,A. : 生于昆士兰的一个小镇。幼年父亲早逝,与母亲和外祖母一起生活。大学期间获得社会学、媒体及写作多个学位。在报刊社工作时,常发表针砭时弊的文章。后为西悉尼大学文学院研究员。赖特开始文学..

道,B.

道,B. : 生于维多利亚州的基隆。16岁离开学校,做过各种临时工作。23岁通过成人考试进入墨尔本大学夜大学学习。虽然在墨尔本大学学习前后不到一年,但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生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赫伯特,X.

赫伯特,X. : 生于西澳洲吉拉尔顿的一个火车司机家庭。童年时代在乡间小镇度过,接触的多为铁路员工与土著居民,因而对他们的生活十分熟悉。1923年赴墨尔本,在医院任药剂师,同时在墨尔本医学院进修学习。在..

道德剧

韦伊,S.

韦伊,S. : 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卒于英格兰肯特阿什福德。父亲是信仰基督教的外科医生。韦伊在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31年获得哲学教师资格,被分配到普伊中学任教。在此期..

迪埃克斯,L.

迪埃克斯,L. : 生于法属留尼汪岛,卒于巴黎。在V.雨果等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下写出了第一批诗歌《憧憬》(1858),随后以诗作《诗篇与诗歌》(1864)逐渐成为新生的帕尔纳斯派特别是C.-M.-R.勒孔特·德·李勒的弟..

阿莱,A.

阿莱,A. : 生于翁弗勒尔的一个药剂师家庭,卒于巴黎。很早就显示出说笑话的才能。1872年中学毕业后,来到巴黎进入药学院学习。1878年参加了一个叫“水疗”的文人社团。1885年担任《黑猫》主编。他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