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伯哈特,R.

    埃伯哈特,R. :

生于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卒于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他先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后又在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31~1932年,他曾一度担任暹罗(今泰国)国王拉玛七世儿子的家庭教师。1933年起,他在马萨诸塞州私立名校圣马可中学任教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海军服役。退役后曾在岳父开办的企业内担任经理、副总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布朗大学、塔夫茨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等高等院校任教和担任驻校诗人,直到1971年正式退休。

1930年,埃伯哈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大地的勇敢》。在此后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他一共创作20多部著作,其中包括10余部诗集。他的诗歌创作为他赢得了美国诗歌界几乎所有重大奖项和荣誉,包括博灵根奖(1962)、普利策奖(1977)、国家图书奖(1977)等。1959年,他担任国家文化中心艺术顾问委员会委员。1959~1961年,他出任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即后来的美国桂冠诗人。1982年,他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埃伯哈特步入诗坛的30年代,正是现代主义诗歌如日中天之时,但埃伯哈特却承继了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衣钵。在他的作品中,充满对自然世界与人类心灵沟通的华兹华斯式沉思,对个人情感创伤和人类悲剧的丁尼生式悲悯,以及对宗教、永生和死亡等主题的布莱克式神秘体验。同时,他对当代人心灵世界和生存体验的精致描画又让他的诗歌在传统之上带有浓厚的现代气息。他是传统诗歌的忠诚坚守者,创作成就得到广泛承认,为传统诗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埃伯哈特在创作质量的稳定性上略嫌不足。他喜好即兴,善于捕捉电光火石般的灵感乍现,有时便难免草率、粗糙,缺乏打磨和提炼。他善用警句、追求思想的深度,有时又落入拖沓、冗长,偏爱陈词滥调的窠臼。

埃伯哈特为人和善,心胸宽广,成名之后对年轻一代诗人多有提携。1956年,他曾受《纽约时报》委托,赴西海岸了解刚刚兴起的垮掉派诗人群体。他对以A.金斯伯格为代表的垮掉派诗人赞誉有加,在金斯伯格的《嚎叫》遭受众人抨击的时候勇敢地为之撰文辩护,赢得了后人的由衷敬佩。

为您推荐

贝里曼,J.

贝里曼,J. : 生于俄克拉何马州的麦卡莱斯特,卒于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贝里曼原姓史密斯,生父是一位银行家,在他11岁那年因家庭纠纷饮弹自杀。贝里曼目睹悲剧的全过程,这成为他终生无法摆脱的梦魇。..

蒙克,K.

蒙克,K. : 生于东南部洛兰岛一个笃信宗教的家庭,1944年被盖世太保暗杀于锡尔克堡。曾到哥本哈根学习神学,获神学学位后于1924年被任命为牧师,一直在西日德兰贫瘠的凡德尔斯厄当牧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平斯基,R.

平斯基,R. : 生于新泽西州郎布兰奇的一个犹太裔家庭。1962年,他自罗格斯大学本科毕业,随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68~1980年,在威斯利学院任教。1980~1988年,他任加州大学伯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阿什伯里,J.

阿什伯里,J. : 生于纽约州罗切斯特。为纽约派诗歌创始人之一。幼年在安大略湖边一家农场上度过。20世纪40年代后期就读于哈佛大学,与F.奥哈拉、K.科克等后来的纽约派骨干成为好友。1955年起,他旅居法国1..

布罗茨基,J.

布罗茨基,J. : 生于苏联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卒于纽约。15岁辍学谋生,干过许多杂工。他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古典哲学。1963年,因为创作“淫秽和反苏维埃”诗歌遭受苏联当局..

内莫洛夫,H.

内莫洛夫,H. : 生于纽约的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父母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经营一家百货商店。1941年,内莫洛夫毕业于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加入空军,先后担任加拿大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的飞行员。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