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茨基,J.

    布罗茨基,J. :

生于苏联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卒于纽约。15岁辍学谋生,干过许多杂工。他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古典哲学。1963年,因为创作“淫秽和反苏维埃”诗歌遭受苏联当局批判,并被两次送入精神病院。次年,又被法庭以“社会寄生虫”罪判刑入狱5年,服刑18个月后获释。1972年,被苏联驱逐出境。他在W.H.奥登及其他作家的帮助下来到美国,担任密歇根大学的驻校诗人。1977年,加入美国国籍。1980~1996年,受聘为曼荷莲学院教授,直至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布罗茨基1955年开始写诗。在东西方严重对立的政治、文化格局下,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所遭受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引起西方世界对他的关注。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虽然无法在苏联出版,却被翻译成德、法、英等语言在欧美国家广为传读。随着《韵文与诗》(1965)、《悼念约翰·邓恩》(1967)、《荒野的停留》(1970)等诗集在西方的出版和翻译,布罗茨基声名鹊起,被视为同时代人中最伟大的俄语诗人。1987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获得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家奖,麦克阿瑟基金会资助,以及耶鲁、牛津等众多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1991~1992年,他当选为美国桂冠诗人。

布罗茨基的墓碑

布罗茨基早年没有受过严格的学院式教育,这反而让他能够在欧美文学和苏俄文学之间自由行走,将双方的优质元素兼收并蓄,并最终形成自己极具特色的创作风格。他早年倾心于英国的玄学派诗歌传统,喜欢通过丰富的隐喻和智性奇喻来传达对自然和初恋情人的爱恋,终生偏好传统诗歌形式以及抒情诗体裁。在诗歌内容上,意欲呈现对20世纪上半叶各种政治乱象和晦暗不明的人类命运的冷静思考。他借助平实的语言、冷静的反讽和睿智的思考,让社会真相得到现实主义式呈现。诗歌整体风格上既透出白银时期苏俄诗歌特有的坚忍和沉郁,又表现出冷峻和独白效果。作为一名见证东西方隔离的流亡诗人,流亡、疏离以及政治批判理所当然地成为布罗茨基创作的重要主题。部分批评家因而指出,布罗茨基的诗歌名声部分得益于东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但在布罗茨基那些最优秀的作品里,的确展现出他对语言的高度敏感以及融会苏俄和欧美诗歌精华的高超能力。

为您推荐

贝里曼,J.

贝里曼,J. : 生于俄克拉何马州的麦卡莱斯特,卒于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贝里曼原姓史密斯,生父是一位银行家,在他11岁那年因家庭纠纷饮弹自杀。贝里曼目睹悲剧的全过程,这成为他终生无法摆脱的梦魇。..

内莫洛夫,H.

内莫洛夫,H. : 生于纽约的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父母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经营一家百货商店。1941年,内莫洛夫毕业于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加入空军,先后担任加拿大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的飞行员。194..

毕晓普,E.

毕晓普,E. : 生于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卒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毕晓普家资富庶,但她幼年丧父,母亲患有严重精神病,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934年,她毕业于瓦萨学院。自1951年开始,她旅居巴西长达16年之久。1967年,..

杰瑞尔,R.

哈克,H.

哈克,H. : 生于纽约的一户犹太裔家庭。1961年,她与非洲裔科幻小说作家S.德兰尼结婚,两人的跨族裔婚姻在当时颇受争议。1964年,哈克自纽约大学毕业后,投身出版业,后与丈夫一道,从事文学刊物的出版与发行工作..

罗特克,T.

罗特克,T. : 生于密歇根州萨吉诺。父亲和叔父一起经营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花草培植农场。14岁那年,叔父因故自杀,随后父亲又因癌症去世,这些突发变故造成他终生的创伤。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在密歇根大学就..

《黎明屋》

《黎明屋》 : 小说以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退役的印第安人艾贝尔为主人公,叙述了他从身份迷惘到重构印第安身份的故事。由四章构成,身份与部族群体、部族土地密不可分的印第安传统观念贯穿始终。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