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迪,A.W.

    珀迪,A.W. :

生于安大略省一工人家庭,卒于不列颠哥伦比亚。16岁辍学,干过各种零活,后游历西部城市并开始写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加拿大皇家空军,开始发表诗作。后回到安大略省定居,专事写作,以写诗为主。

珀迪没有上过大学,但勤奋好学,博闻强记,善于从自己丰富多彩的经历中汲取创作素材。他笔耕不辍,共发表过30多部诗集。《写给所有的安妮特的诗》(1962)是他的成名作。1964年,他的诗被评为加拿大杂志最佳诗作,并获勋章。诗作《卡里布的马》(1965)获加拿大总督奖。20世纪60年代,他先后被多所大学聘为住校作家。80年代,他从已创作的1000多首诗歌中苛刻地挑选出250首,收入《阿尔·珀迪诗选》(1986)并第二次赢得了总督奖。

珀迪的诗歌艺术不拘泥于某个流派和风格,而是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自成一体。60年代初他参与了诗歌走向乡村的运动,诗歌语言变得更趋口语化,常以疑问句结尾,废弃了标点符号,更加形象地再现了意识和思维的不间断活动。珀迪喜欢旁征博引,诗歌的主题深邃博奥,日常生活景象与神话、历史典故相互辉映,诗行松散、跳跃,诗句粗犷、冗长,韵律轻松自如,明白易懂,便于吟唱。长诗《冰球队员》等后期作品擅长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人的恐惧、焦虑、忧伤和孤独。《西北通道》《巴托克战场》等诗作则显示了他对历史题材的兴趣,他把历史看作现在的一部分,以诗作说明现在不可避免地受千百年来历史变迁的影响。80年代以后发表的《石鸟》(1981)、《血流成河》(1984)、《海边的女人》(1990)、《永别了,巴黎》(1997)等诗集中包含了一些他更具张力、更为内省的诗作。此外,珀迪还发表了评论、随笔、书信等大量散文作品。

珀迪的诗集《性与死亡》(1973)曾获史密斯奖。自录的作品《阿尔·珀迪的安大略》在加拿大广播公司播放并制成唱片收藏。他还获得加拿大作家协会奖、土地之声奖、加拿大勋章、安大略勋章等荣誉。2008年5月,一尊珀迪的大型铜像在多伦多市中心的王后公园落成揭幕。

为您推荐

布鲁克,F.

布鲁克,F. : 生于英国林肯郡,卒于英国林肯郡。在1763年赴加拿大魁北克之前就已是伦敦一名成名的作家了。1769年在伦敦出版的《艾米丽·蒙塔古往事录》常被称为“加拿大的第一部小说”,其实它也是整个北..

里德贝里,V.

里德贝里,V. : 生于延雪平,卒于于什霍尔姆。家境贫寒,童年靠社会救济生活,中学和大学因贫穷而两度辍学。直到1855年,当他为《哥德堡商业和海运报》撰写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文章以及发表连载小说时,生活才开始..

杜德克,L.

杜德克,L. : 生于蒙特利尔,卒于蒙特利尔。杜德克15岁时就在诗歌比赛中获奖。1936~1939年在麦吉尔大学就读期间,曾任《麦吉尔日报》副主编。毕业后当过记者,结识了诗人I.莱顿和诗刊《第一声明》的主编J.萨..

《浮现》

勒克莱齐奥,J.-M.

勒克莱齐奥,J.-M. : 生于尼斯。青少年时代在尼斯度过。后到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伦敦大学求学,在泰国服兵役后到美国新墨西哥州任教。 由于祖先曾生活在非洲毛里求斯岛,勒克莱齐奥经常到墨西哥和巴拿马..

莱顿,I.

莱顿,I. : 生于罗马尼亚尼亚姆茨,卒于蒙特利尔。1913年莱顿与双亲移民至蒙特利尔,并在此度过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他先后获麦克唐纳学院的学士学位和麦吉尔大学的硕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末,莱顿与R.苏斯..

《可食用的女人》

《可食用的女人》 : 小说描述了玛丽安掩藏在下意识之中的自由意识以及对独立的渴望。白领女主人公玛丽安的工作与爱情生活看起来似乎都比较顺利,但她始终感到迷茫,感觉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经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