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顿,I.

    莱顿,I. :

生于罗马尼亚尼亚姆茨,卒于蒙特利尔。1913年莱顿与双亲移民至蒙特利尔,并在此度过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他先后获麦克唐纳学院的学士学位和麦吉尔大学的硕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末,莱顿与R.苏斯特和L.杜德克共创联系出版社,而联系出版社的发展与变迁为推动加拿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为诗人,莱顿的诗歌才华最早不是在加拿大而是在美国引起关注。1955年,美国学者和诗人R.克利莱在他任主编的《黑山评论》第一期中赞扬了莱顿的诗歌,美国诗人W.C.威廉斯则为莱顿的诗集《改进了的双筒望远镜》(1956)作了序。

莱顿一生共发表了40余部诗集和短文集,以及无数小品文,内容涵盖文学、社会、政治等众多主题。诗集《太阳的红地毯》获1959年加拿大总督奖。他先后三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获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1976年被授予加拿大勋章。莱顿的诗被译成了多种文字。

为您推荐

勒克莱齐奥,J.-M.

勒克莱齐奥,J.-M. : 生于尼斯。青少年时代在尼斯度过。后到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伦敦大学求学,在泰国服兵役后到美国新墨西哥州任教。 由于祖先曾生活在非洲毛里求斯岛,勒克莱齐奥经常到墨西哥和巴拿马..

《可食用的女人》

《可食用的女人》 : 小说描述了玛丽安掩藏在下意识之中的自由意识以及对独立的渴望。白领女主人公玛丽安的工作与爱情生活看起来似乎都比较顺利,但她始终感到迷茫,感觉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在经历了一..

乌尔松,H.

乌尔松,H. : 生于库斯塔维一牧师家庭,卒于赫尔辛基。曾就读于赫尔辛基瑞典高等商业学院。1922~1974年任北欧第一份现代主义文学杂志《极端》主编。写作中的乌尔松她是芬兰瑞典语文学中重要的表现主义作..

罗斯,S.

《现代》

《现代》 : 由J.-P.萨特和S.de波伏瓦为了宣扬存在主义哲学,与M.梅洛-庞蒂等人创办。萨特在创刊号社论里就提出了介入文学的口号,表现了存在主义文学干预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从而引起了激烈的论战,有些编..

《艾米丽·蒙塔古往事录》

《艾米丽·蒙塔古往事录》 : 共分4卷,由228封信件组成,描写了三对恋人的感伤主义爱情和命运。第一对是小说的男、女主人公,传统、正派而又多愁善感的艾德上校和文静、端庄且敏感的艾米丽·蒙塔古,第二对..

库兰德,D.

库兰德,D. : 生于西德巴登地区的一个加拿大军事基地。父亲是医生。1965年随父母搬迁至温哥华居住。曾就读于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学院。库兰德最先从事雕塑工作,后开始写作,1991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X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