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人公派回忆少年时代在印度的生活。家人和亲友,老师和同学,父亲动物园里的动物,以及出身印度教的他如何皈依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同时信仰三种宗教。第二部分讲述了派阴差阳错孤身一人在海上与一头孟加拉猛虎共处一船227天的故事。如何依靠信仰、智慧和顽强的求生本能,特别是父亲教他的驯养动物的技巧,与老虎和平共处200多天,同时与饥渴、鲨鱼、海浪、风暴作殊死斗争,终于获救。犹如一本“海上生存手册和驯虎记”。第三部分记录了获救后的派对大半年前沉船事故调查的回答。调查人员都不相信派与猛虎共处并活下来的故事,派只好给出另一版本的故事:所有的动物都由人来替代,而派自己顶替了那只老虎,最后“别人”都死了,只有派存活下来。但两个版本都未能使调查人员找到沉船原因。派便问:“哪个故事更好?是有动物的,还是没有动物的?”调查人员最终为他们的“海难报告”选择了“有动物的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02年版书影

小说巧妙承载了加拿大文学中“幸存”这一传统主题,故事充满想象力,情节神奇紧张,文字简洁流畅,自成风格,具有诗歌的韵味。作者在第一章就埋下派在父亲经营的大型动物园里长大,常和众多野生动物玩耍,那只老虎自幼接受驯导,已适应与人类相处等伏笔,使后来派与老虎共处一艇的故事情节显得合乎情理。同时,老虎觅食求生的本能仍是派能否在海上幸存的威胁,赋予故事以紧张的悬念。

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被评为亚马逊网站2002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年度杰出图书、《出版家周刊》年度最佳图书、《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小说。获2002年度英国布克奖、2004年德国图书奖等。2012年被改编拍摄成电影,李安因执导影片而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为您推荐

漂流的歌剧

漂流的歌剧 : 美国后现代派长篇小说。1956年出版。作者约·巴思(John Barth,1930— ),生于马里兰州的剑桥,是美国后现代派的重要代表。1952年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学士及硕士学位。曾在母校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鲁滨逊漂流记

出版时间:1993-09 鲁滨逊漂流记 : 英国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日记形式记述了一名水手由于船只蒙难,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独自生活28年的历险故事。笛福所生活的年代正值英国资..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着。唐锡光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6月版,1992年3月版;徐霞村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月版,22万字;哈米提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维吾尔文版,19.6万字;又中国盲文出版社1989年4月盲文版。长篇小说..

《南洋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笛福

出版时间:2009-06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笛福 : 【作品提要】 出身英国商人家庭的鲁滨逊不安于现状,瞒着父亲多次外出航海。第三次出海时,被海盗船俘虏,成为奴隶,两年后才找到机会驾小船逃跑。在海上,他被一艘葡..

《鲁滨孙漂流记》

出版时间:1992-08 《鲁滨孙漂流记》 : 笛福所著的一部冒险小说。尽管作者动笔时并非专为儿童而创作, 但自1719年出版后, 一直作为儿童文学读物而流行于全球, 并且成为冒险故事的典范之作。小说是根据A. L. 塞尔..

鲁滨孙漂流记②

鲁滨孙漂流记 : 英国长篇小说。作者笛福,这部小说歌颂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冒险进取的精神,强调个人的聪明和毅力,宣传殖民主义思想。作品描写主人公鲁滨孙为了兴趣,不顾父母的反对而上船当海员,在海上遇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