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愈之印象记》

《胡愈之印象记》:

费孝通等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2月版。22万字。胡愈之去世以后,他的至亲好友所写部分悼念文章的汇集。全书分5部分:第一部分胡愈之从事革命政治活动的事迹;第二部分胡愈之对新闻出版事业的贡献;第三部分抗日战争时期胡愈之在南洋七年的革命生涯;第四部分胡愈之倡导世界语的业绩。第五部分胡愈之的为人、生活作风和高风亮节。有一定史料价值。

为您推荐

刻板印象(新闻)

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环境中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人们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背景中,必然具有许多共同点,而同一类对象的这些共同点往往会概括地反映到人们的认识和经验中..

刻版印象

刻版印象:李普曼在他的代表作"舆论"中提出的概念,又称刻版成见.所谓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版印象可以为人们判断事物提供..

澳大利亚后印象主义

澳大利亚后印象主义 : 澳大利亚20世纪初的美术思潮。后印象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先驱出现在澳大利亚,首先在D.鲁博的学生中发展起来。鲁博曾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学过画,1891~1941年在悉尼办了一所美术学院。鲁博..

印象与独白(新闻)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 : 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①指产生于法国的印象主义画派;②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的印象主义美术思潮及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后者具有世界性意义。   沿革  印象主义流派出现于1874年..

新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 : 继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新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P.西涅克在其著作《从E.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1899)中,为新印象主义下定义说:"他们是自1886年以来发展了分割主义技术的人,..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 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存在于19世纪80~90年代,不含有风格的意义。又译作"印象派之后",曾译成"后期印象派"。19世纪80年代法国一群美术家,反对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片面追求客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