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学导论》

《接受学导论》:

胡木贵、郑雪辉着。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版。17万字。重点探讨了人类在“接受”过程中,对思想文化信息的择取、理解和运用,以及其效果上所体现的历史性关系、实践性关系和其他文化关系;考察并分析接受的主体性和思想文化客体的特性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揭示主体对思想文化信息的接受的变异性和同一性的认识机制;阐明“接受”在思想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供接受学的一般方法论原则的说明。收入“当代大学书林丛书”。

为您推荐

接受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接受理论 : 美国霍拉勃(Robert C.Holub)著。这是一本较全面、系统介绍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专著。作者在该著中,对接受美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作了细致的考察。他指出:20世纪20年代在俄国产生的..

受众接受习惯

受众接受习惯 : 受众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视听行为方式。包括接收习惯(在何时、何地、何种环境、何种心理状况下收听、收看何种节目,与他人或单独、主动或被动收听、收视),理解习惯(对节目所传递信..

《红楼梦接受美学论》

《红楼梦接受美学论》:刘宏彬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28.3万字。用接受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古典名着《红楼梦》,阐述接受美学的主要美学观点和研究“红学”的新方法。主要内容有:《红楼梦》主题或题旨之接..

接受理论

走向接受美学

走向接受美学: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着。中译本由周宁、金元浦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3年英文本译出,与美国霍拉勃(R.C.Holub)的《接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合刊,题名《接受美学与接受..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 又称“接受理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为联邦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沃尔夫冈·伊瑟尔等。尧斯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

接受屏幕

接受屏幕: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指由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所构成的对文学内涵接受的范畴。当作品各作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