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接受美学

走向接受美学:

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着。

中译本由周宁、金元浦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3年英文本译出,与美国霍拉勃(R.C.Holub)的《接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合刊,题名《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姚斯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与W.伊泽尔合称接受美学的双星。《走向接受美学》是他的代表着作,包括5章:(1)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2)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历史;(3)类型理论与中世纪文学;(4)歌德的《浮士德》与瓦莱里的《浮士德》:论问题与回答的解释学;(5)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以波德莱尔的诗“烦厌(Ⅱ)”为例。其中发表于1970年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被公认为是接受美学的宣言性的理论纲领。

姚斯从文学史研究入手,全面阐述了文学的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首次提出文学史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接受美学是针对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社会和现实的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而提出的,姚斯特别强调并揭示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进而以接受意识变化为依据,对文学史上作家、作品的地位、评价和影响的历史变化作出了成功的解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沟通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同时,姚斯受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G.Gadamer,1900-)解释学的深刻影响,把接受美学的理论着眼点建立在主观观念上,从而否定了评价的客观基础,背离了唯物论的反映论。

为您推荐

走向接受美学

走向接受美学 : 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姚斯的重要论文选集。中译本198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周宇、金元浦据1983年的英文版译出。出版时同美国另一位接受美学学者霍拉勃的《接受理论》合编在一起,题为《接受美学与接受..

《从沙场走向十里洋场》

《从沙场走向十里洋场》:何晓鲁等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版。16万字。《陈毅文学传记》之第10分册。1949年5月24日,上海解放后,陈毅被任命为上海市市长,面对国民党散兵游勇的捣乱、敌特的破坏、投机家造成的金融危..

接受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接受理论 : 美国霍拉勃(Robert C.Holub)著。这是一本较全面、系统介绍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专著。作者在该著中,对接受美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作了细致的考察。他指出:20世纪20年代在俄国产生的..

走向科学的美学

《走向胜利》

《走向胜利》:周洁夫着。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12月版。16.2万字。1947年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规模巨大的冬季攻势,歼敌10余万,攻克了战略要点四平街等重要城市,奠定了解放东北全境的基础。小说以这个战役为背景,着重描写战士方..

受众接受习惯

受众接受习惯 : 受众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视听行为方式。包括接收习惯(在何时、何地、何种环境、何种心理状况下收听、收看何种节目,与他人或单独、主动或被动收听、收视),理解习惯(对节目所传递信..

《走向天堂》

《走向天堂》:陈澍着。作家出版社1991年10月版。24万字。报告文学。郑瑞英是福州市郊区洪山乡党委书记,她由一名普通的劳动妇女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走过了一条艰苦而坎坷的道路。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