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如美器

美食不如美器:【美食不如美器】这是对美器胜于美食的现象的宛转批评,认为美器要和美食相配。
《水浒传》第三十八面:“戴宗便唤酒保,教造三分加辣点红白鱼汤来。
顷刻造了汤米,宋江看见道:‘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雕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
'”“戴宗叫酒保来问道:‘却才鱼汤,家生基是整齐,鱼却腌了,不中吃。
别有基好鲜鱼时,另造些辣汤来,与我这位官人醒酒。
’酒保答道:‘不敢瞒院长说,这鱼端的昨夜的。
'”家生即是器皿,器皿很整齐,很漂亮,而所盛的加辣点红白鱼汤,外形也是很美的,可惜是隔夜的鱼,味道不鲜美,不中吃。
由此雷来,烹饪不仅要追求视觉美,更婴追求味觉美,美食与美器应当和谐绕一。
清戏枚《随园食单》:“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
斯语是也。
然宣成嘉万窑器太贵,颇愁损伤,不如竞用御密,已觉雅丽。
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位大者大,宜小者小,参差其间,方觉生色。
若板于十碗八盘之说,便嫌笨俗。
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铜,煨者宜砂罐。
”认为器皿不必过于贵重,但婴雅丽,尤其要根据菜的不同而定大小、摆设,达到美食与美器的和谐统一。
在这方面,唐杜南曾作诗云,“紫驼之峰出翠签,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丽人行》),“子左右挥箱刀,鲶飞金盘白雪高”(《观打鱼歌》),正说明了美食与美器的恰切相配,在烹饪美学中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
美食配美器,尤其注意其中形体、质地、色彩的相配,力求达到“好花要有绿叶扶”的效果,这一优秀传统至今仍在发扬。
如当今的餐馆中韭黄炒鸡蛋多放入淡紫色的盘中,红烧鲤鱼多放在淡绿色的扁盘中,虾仁炒青豆多放入咖啡淡色的盘中,把晶莹的水晶肘子放入翠绿色的大盘中,便可由鲜明的对比而衬托出各种菜的清爽可口,增加食者的快感。

为您推荐

英酒

英酒:【英酒】指色、香、味均美的酒。 唐代李白《客中行》:“兰胶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又《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麟。 ”宋代叶适《橘枝词·记永嘉土风》,“琥珀银红米是醇,私..

鼓导

鼓导:【鼓导】亦称弹琴,撑弹琴这种器乐表演艺术。 关于琴的发明创造者及其制作意图,历来众说纷纭。 汉蔡邕《琴操》,“伏羲作琴,所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宋代傅玄《琴赋序》:“神农氏造琴,所以畅和天人之性,为至和之主。 ”..

看席

看席:【看席】中国烹饪美学中的术语,指专供食客观赏的带辅助主席的一种花色菜席或说艺术菜席。 近人徐珂说:“恒钉,一作钉饭,今俗称燕会,黏果列席,·日看席钉坐,古称钉坐,调钉而不食,唐韩愈诗‘或如临食案:有核纷钉恒'是也,俗且调..

政英凳

百鸟裙

百鸟裙:【百鸟裙】用多种鸟的美丽羽毛织成的裙子,步动之中,百鸟神态各异,毕现裙中。 《唐书·五行志》,“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 ”可见这种裙子国明暗和..

峨冠博带

峨冠博带:【峨冠博带】又称高冠博带、峨冠大带,指古人戴着高高的帽子,束着宽宽的带,是一种比较高贵威武的装束。 《墨子·公孟篇》云:“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錾剑木盾,以治其网,其国治。 ”这里指齐桓公穿着考究威严,对臣民有震..

新声

新声:【新声】又称郑卫之音。 指春秋末期流行于郑、卫等地的民间音乐。 《左传·晋语》:晋平公“悦新声”。 《韩非予·十过》:卫灵公“闻鼓新声而悦之”,《乐记·魏文侯篇》:魏文侯说他“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臣;听郑卫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