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词】中国抒情文学的一种样式。
清沈谦《填词杂说》,“承诗启曲者,词也。
上不可似诗,下不可似曲。
然诗山又俱可入词,贵人自运。
”词与诗是有区别的,词又叫近体乐府、长短句、诗余,其源远流长。
清张惠言《词选序》;“词者,盖出于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放日词。
”近代王国维说得夏清楚,“宋之歌曲其最通行而为人人所知者是为词,亦谓之近体乐府,亦所谓长短句。
其体始于唐之中小至晚唐五代,而作者渐多,及宋而大盛。
”(《宋元戏曲考》)词跟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歌唱。
每一首调都有一个音乐性的调名(词牌)。
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平仄抑韵也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作词也叫填词。
它读来抑扬顿挫,“有铿锵和洽之美”。
具有含蓄委婉、湾新隽永的特点。
清谢元准《填词浅说》;“词付歌喉,抑扬顿挫,其板眼不必定在押韵处,是以三声通押。
北曲本弦索调,字多声促,与今之弋阳子、二簧等腔筋节略相类,故押韵处亦严。
”清查礼,“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
”(《铜鼓书堂词话》)关于词的创作,清冯金伯《词苑萃编·旨趣》还有这类的论述:“词者,古乐府之遗,原本于诗,而别自为体。
天惟思通于苍茫之中,而句得于索之后,如孤云淡月,如倩女离魂,如春花将坠,余香袭人。
斯词之正法眼藏耳”
为您推荐
歌行:【歌行】古代诗体的一脚。
宋姜《白石道人诗说》,“体如行书目行,波情日歌,兼之歌行。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进一步解释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日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日行;兼之日歌行。
”歌行体是在汉魏六朝..
存檬:【存檬】即爬竿,在竖竿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的杂技艺术。
东汉张衡《西京赋》记载了当时的杂技节目“都卢寻(t6ng同)”和“戏车高檀”,前者指的是由都卢这个地方传人的竿技,后者则是在戏车上进行的竿技,张衡还对戏车高..
绝句:【绝句】五官四句,简称五绝;七宫绝句是七言四句,简称七绝。
绝句要求偶句(二、四)押平韵,第三句末用伏声,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绝句形式短小精悍,内容凝炼隽永,要求作家有更高的概括能力。..
口技:【口技】又称口戏、肖声、象声、相声,古代杂技门类之一。
口技艺人借助简单的道具,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观众从中获取审美愉悦。
凡是所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凫的、草棵里蹦的..
赋:【赋】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赋者,敷陈之称,古诗之流也。
古之作诗者,发乎情,止乎礼义。
情之发,因辞以形之:礼义之旨,须事以明之。
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词,敷陈其志。
”赋的主要特点是铺..
骈文:【骈文】因其文多属四、六句式,故又称“四六”文。
唐柳宗元《乞巧文》:“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触手。
观者舞悦,夸谈當吼。
独溺臣心,使甘老丑。
嚣昏莽卤,朴钝枯朽。
”骈文是两汉散文和辞赋合流发展的产物。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