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

志怪:【志怪】一种以叙写鬼神怪异为内容的小说文体。
它产生于魏晋时代,消周亮工《书影·序》,“志怪者,为存人耳目所未经。
”这类小说内容十分庞杂,或为不见经传的臆说传闻,或为讲述鬼怪神异的迷信故事,或为地理博物中的山川奇闻的记载。
唐刘知几《史通·采撰》,“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成诙谐小辫,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杨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宜尼所不语。
”这里所列的《幽明录》《搜神记》就是志怪小说集。
志怪小说的产生与社会风气有直接关系。
鲁迅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中国小说史略》)不过,当时士族阶级多信神仙道术,也是志怪盛行的原因之一。
志怪对后世小说影响湛大,为中国小说史上专记狐仙鬼怪这一类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您推荐

乐府诗

乐府诗:【乐府诗】原指汉代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钓歌辞,后来也指汉代以后可以入乐钓诗歌或仿效乐府古题而不入乐的作品,还指创新题以制辞而不入乐的作品。 清冯定远《钝吟杂录》:“伶工所奏,乐也。 诗人所造,诗也。 诗乃乐..

曲:【曲】古代抒情文艺的一种样式,与词的关系极为密切。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曲之名古矣。 近世所谓曲者,乃金、元之北曲,及后便溢为南曲者也,未有曲时,词即是曲;既有曲时,曲可唇词。 苟曲理未明,,词亦恐难独瓣矣。 ”曲..

小说

小说:【小说】今指一种叙述故事情节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但在古代,“小说”含义并非如此。 “小说”一词,起甚古,其食义是不断演变的。 ①指远离大道的琐富论。 《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令,共于大达亦矣。 ”这..

乐府辞

乐府辞:【乐府辞】即乐府诗。 宋蔡启《蔡宽夫诗话》:“齐梁以来,文士喜为乐府辞,然沿之久,往往失其命题本意。 《乌将八九子》但咏乌,《雉朝飞》但咏雉,《鸡鸣高树巅》但咏鸡,大抵类此;而甚有并其题失之者。 如《相府莲》讹为..

曹:【曹】(192-232),字子建,曹操之三子,其兄曹丕。 其为三国时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有《曹子建集》。 他的《与杨德祖书》,集中地表现了其文学观点及美学见解。 他重视文学赏评活动,且要求赏评者应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素质才能从事..

迷轲

迷轲:【迷轲】(约前372一前289),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为思想家、政治家,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美学观点存于《孟子一书。 孟轲的美学观点比较突出的是对人格美和美感共同性的论述,天的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