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丕】(187一226),字子柜,三国时魏文帝,政治家、文学家,有《典论·论文》等著作反映他的文艺美学观。
他强调文学艺术的价值和作家的地位,认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他论及创作个性和批评态度,主张艺术的审美鉴赏要重视“气”,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文以气为主”的美学命题。
他把文学体裁区分为四种,突出了诗赋的审美特性,对不同的文体风格作了明确的解释。
曹丕的文艺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和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曹:【曹】(192-232),字子建,曹操之三子,其兄曹丕。 其为三国时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有《曹子建集》。 他的《与杨德祖书》,集中地表现了其文学观点及美学见解。 他重视文学赏评活动,且要求赏评者应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素质才能从事..
迷轲:【迷轲】(约前372一前289),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为思想家、政治家,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美学观点存于《孟子一书。 孟轲的美学观点比较突出的是对人格美和美感共同性的论述,天的学习和..
乐府民歌:【乐府民歌】详见“美的本质与类别”详见“美的本质与类别”指古时掌管音乐的机构乐府从各地搜集的民歌。 汉班固《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 有赵、代、秦、楚之讴。 以李延..
《考工记》:【《考工记》】据考证为睿秋末年的齐官书,主要记载百工之事。 《考工记》保存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有关的某些美学文献,例如“繡之事”章,反映了古代“五行”观念对装饰艺术的影响;“梓人为笋虞”,反映了古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