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典

秀典:【秀典】指一种清新、自然、优美的特性。
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干禄第二十六》:“《张兴碑》之秀美,直逼《唐俭》,而《罗周敬碑》尤为奇绝,直与时人稍能唐碑者写入大卷无异。
”“秀美”,也写作“美秀”。
清贺贻孙《与友人论文书》:“始就足下所引秦、汉、唐、宋大家言之。
足下云:大家古文所以过人者,厚也,秀也,远也,肆也,是则然矣。
虽然,更有进于是者。
足下知之乎?如均一厚也,而有厚焉,有博厚焉。
太华千仞,削劣无垠,呼吸天门,环抱日月,若是者高厚也;屈注天池,倒连溟渤,蛟龙百怪,变眩莫测,若是者博厚也:此二厚者不可不辨也。
均一秀也,而有美秀焉,有隐秀焉。
春兰始香,夏榴初笑,天然冶丽,不设绘绚,若是者美秀也;玉气藏虹,珠胎含月,炳笼雾殼,剑埋龙文,若是者隐秀也:此二秀者不可不辨也。
均一远也,而有幽远焉,有平远焉。
寒数叠,黛山一发,古洞无人,微泉独响,若是者幽远也;长寻高眺,惟水与空,人烟断续,归鸿灭没,若是者平远也:此二远者不可不辨也。
均一肆也,而有豪肆稀,有醇肆焉。
神龙出渊,摇做直上,梨电奔雷,莫可天阙,若是者豪肆也;剑舞霜飞,浑脱浏离,手调技熟,出神入鬼,若是者醇肆也:此二肆者不可不辨也。
高以崇其体,博以壮其势,美以华其色,隐以全其神,幽以邃其境,平以适其度,豪以鼓其气,醇以圆其机。
夫其所谓体也,势也,神也,色也,境也,度也,气也,机也,得意疾书,其书之手者同1也:及其高也,博也,美也,隐也,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恨繁霜幽也,平也,豪也,醇也,微茫锱铢,鬓,涨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是所成于性者异也。
以吾之手就吾之也。
性,以吾之才就吾之学,引而伸之,触类而通,则异者可同,二者可一也。
凡此皆古文之蕴,而为时文者所不可不知也。
然不佞亦第言之而卷,若夫言之所不能宣,则在足下深思而自得者矣。
”认为厚有高厚、博厚,秀有美秀、隐秀,远有幽远、平远,肆有豪肆、醇肆。
秀与美,有所区别。
梁刘想《文心雕龙·隐秀》:“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
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
”这里所说的““虽美非秀”,是指徒有外在的雕饰美,而缺乏为充实的内容所定的外露的秀实美。
清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卷上:“何谓秀?曰:如郭景纯(璞)之‘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绿罗结高林,蒙花盖一山。
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
放情凌霄外,嚼蕊挹飞泉。
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左据浮丘袂,右拍洪崖肩。
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游仙》》y hay

为您推荐

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山川之美】意指山岳河流等自然景物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 王献之云:“镜湖澄澈,清流泻注,山川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全晋文》卷二七《帖》)《世说新语·言语篇》云:“顾长康从会程还,人问山水之美。 顾云:程。..

美不常珍,恶不终废

美不常珍,恶不终废:【美不常珍,恶不终废】从审美价值和实用价镶相结合的观点,说明美的东西不一定总被珍爱,丑的东西不一定终究被废弃,因在一定条件下的实用价值各有其宜。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适才》,“安陵神童,通国之丽也,..

纯美

纯美:【纯美】指对象没有其他杂质,唯有纯粹雅正之美。 梁刘《文心雕龙·颂赞》:“风雅序人,事兼变正。 颂主告神,义必纯美。 ”认为《诗经》中的“风”和“雅”是写人事的,所以有“正风”、“正雅”和“变风”、“变雅”;“..

美玉出乎丑

至美

至美:【至美】指美的最高表现形态,美的极至。 《庄子·田子方》:“孔子,‘请问游是。 '老聃日:“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币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庄子的“至美”是美的最高层次,具体表现为自然无为的特征,即庄子所极力推崇的..

华美

华美:【华美】指作品具有鲜艳夺目,光彩照人的特色。 清叶燮《原诗》卷四外编下:“盛唐之诸,春花也。 桃李之秾华,牡丹芍药之轩艳,其品华美贵重,略无寒瘦俭薄之态,固足美也。 晚唐之诗,秋花也。 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

质美

质美:【质美】指内容本质的美。 北齐刘昼《刘子·高苑》,“画以摹形,故先质后文,言以写情,故先实后辩。 无质而文,则画非形也:不实方辩,则言非情也。 红黛饰容,欲以为艳,而动月者稀;挥弦繁弄,欲以为悲,而惊耳者寡;由于质不美也。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