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润:【燥润】“燥”与“润”,即干燥与湿润,意义相对,①指书画艺术中使用笔墨的干燥与湿润。
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墨带燥而苍,皴兼于擦。
笔濡水而润,渲间以烘。
”清钱杜《松壶画忆》:“云林惜墨如金:盖用笔轻而松,燥锋多,润笔少,以皴擦胜渲染耳。
夫消染可以救枯瘠,生云烟,迂翁又何尝顷刻离是法哉?特不肯用湿笔重笔耳。
学者当细味之。
”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卷一《论墨》:“用墨之法,有误笔成趣,法变意外者,如初欲作湿润,而落笔反焦,即当用焦写成;欲作干焦,而落笔湿,宜即用湿写去,不可有一毫勉强拘滞。
故写各体各皴亦然,此乃临时变化法也。
”或燥或润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灵活运用。
②“润”指乐音性质,具有纯粹、光泽之气,即所谓中和圆美。
明徐上瀛《琴谱》;“凡弦上之取音,椎贵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于温润呈之。
若手指任其浮躁,则繁响必杂,上下往来音节,俱不成其美矣。
故欲使弦上无煞声,其在指下求润乎?盖润者,纯也,泽也,所以发纯粹光泽之气也。
左艾其荆棘,右熔其暴甲,两手应弦,自臻纯粹。
而又务求上下往来之法,则润音渐渐而来。
故其弦若滋,温兮如玉,冷冷然满弦皆生气氤氲,无毗阳毗阴偏至之失,而后知R之之为妙,所以达其中和也。
古人有以名其琴者,白*云和’、曰‘冷泉’,倘亦润之意乎?”
为您推荐
和畅:【和畅】与感情溃激的悲壮美相对,指作品具有平和杨顺的轻柔之美。
清潘德與《养一斋诗话》卷十,“陶公诗最天机和畅,静气流溢,而其中曲折激法处,实有忧愤沈郁、不可一世之概。
不独于易代之际,奋欲图报,如《拟古》之“枝..
感动心牌:【感动心牌】指美感特征。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大约飞扬峰兀之气,峥嵘飞动之势,一气喷薄,真昧盎然,沈郁顿挫,苍凉悲壮,随意下笔而皆具元气,读之而无不感动心脾者。
杜公也。
”就是说杜甫的诗具有雄健深厚的..
道:【道】秦诸子各流派共同使用的一个能代表宇宙本体与自然社会规律的概念。
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力倡道,使道的哲学内涵中包孕了某些美学的意蕴。
“朴”同.“真实”、“自然”、“无道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先道的审..
和:【和】条伶州鸠说。
因论及的对象、范围和论者的审美观不同,其具体所指,时有变化。
要不伤触入。
其实《三百篇》中有骂人极狠者,如‘胡不遗死"、‘豺虎不食’等句,调之乖戾可乎?盖骂其所当骂,如敲补加诸盗贼,正是人情中..
巧:【巧】“巧”与“拙”。
意思相对,古代美学中的一对范畴。
起初多用于品评人物,指人物性格的灵巧与笨拙。
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谢音乐,曲度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
性灵:【性灵】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是指创造和支配万物而又内在于万物本身的生命根源,包括性情、精神、灵智、生命力等诸因素。
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人之所以能与天、地并列,称为三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