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心牌:【感动心牌】指美感特征。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大约飞扬峰兀之气,峥嵘飞动之势,一气喷薄,真昧盎然,沈郁顿挫,苍凉悲壮,随意下笔而皆具元气,读之而无不感动心脾者。
杜公也。
”就是说杜甫的诗具有雄健深厚的气势,深厚强烈的感情,具有撼人心魄的巨大力量。
“感动心脾”是优秀的文艺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功能,也是审美感受的重婴特征。
即美感主要是审美客体引起的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客体审美价值的实现途径就是作用于人--审美主体的情感。
清黄周星《制曲枝语》:“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尽之,曰:“能感人’面已。
感人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趣勃勃,生气凉禳之情也。
”对文艺作品的美感作用作了生动具体的述。
“能感人”也就是“美动七消”,亦即“感动心脾”。
所不同的是,“感动心脾”常指撼动人心的感动,这种感动悬最深刻的美感,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悲。
“感动心牌”一般是欣赏如杜甫的“沈郁顿挫、苍凉悲壮”这一类审美对象时的美感特征。
《繁钦与魏文帝笺》:“薛访车子,年始十四,能转喉引声,与同,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欣赏瑟剧时的美感特征更是典型的“感动心脾”—惊心动魄,“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亚里士多德《诗学》)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