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神

畅神:【畅神】借指审美观赏可以给人带来身心上的愉快。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源,“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
不违天动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晓,云林森,圣贤膜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之所畅,敦有先!”这里是讲山水画创作完成后,便可以酌酒鸣琴,对之观赏观货时要与佛的威灵所聚生的天地方物合为一体,独自逍遥于人所不到的山林厚野,由此而得到精神的超越与解脱,即所谓“畅神”,可见,宗炳的“畅神”说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强调的是经由山水的欣赏而与佛的神明合一,进入佛学所说的超世间的精神解脱的境界,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和宗炳闻时代的山水画家王微在《叙画》中说,“塑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蕩:虽有金石之乐,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可以说是对“畅神”的具体描绘,认为自然美给予人的这种精神享受要超过策刻、玉器珍宝给予人的精神享受。
东晋孙《天台山赋》,“释城中之常恋,畅超然之淑情”,他又在《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中,提到了山水的欣赏可使人“神以之畅”。
德国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也援到了与“畅神”类似的观点。
他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审美的境界是“对真实的心满意足,作为情感,这就是享受神福,作为思想,这就是领悟,这种生活一般地可以称为宗教生活”,

为您推荐

和畅

和畅:【和畅】与感情溃激的悲壮美相对,指作品具有平和杨顺的轻柔之美。 清潘德與《养一斋诗话》卷十,“陶公诗最天机和畅,静气流溢,而其中曲折激法处,实有忧愤沈郁、不可一世之概。 不独于易代之际,奋欲图报,如《拟古》之“枝..

感动心牌

感动心牌:【感动心牌】指美感特征。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大约飞扬峰兀之气,峥嵘飞动之势,一气喷薄,真昧盎然,沈郁顿挫,苍凉悲壮,随意下笔而皆具元气,读之而无不感动心脾者。 杜公也。 ”就是说杜甫的诗具有雄健深厚的..

道:【道】秦诸子各流派共同使用的一个能代表宇宙本体与自然社会规律的概念。 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力倡道,使道的哲学内涵中包孕了某些美学的意蕴。 “朴”同.“真实”、“自然”、“无道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先道的审..

性灵

性灵:【性灵】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是指创造和支配万物而又内在于万物本身的生命根源,包括性情、精神、灵智、生命力等诸因素。 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人之所以能与天、地并列,称为三才之..

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不言之教】中国古代美学命题。 指通过自然无为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借指审美过程中,以自然无为的手段来获取审美对象。 《老子·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不宵”与“无为”..

忠厚和平

忠厚和平:【忠厚和平】意近温厚和平。 清张潇宜《织诗谈》;“自《风》、《雅》、《颂》后,便有《十九菌》,此后又有《感遇》三十八篇;最比古诗味渐漓,皆存得总享和平之意。 杜少陵出,js气益高,筋脉念张,其雄浑跌宕,长古法而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