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作而不协,文不可调

文作而不协,文不可调:【文作而不协,文不可调】指明作品的语应力求声调自然协调,以便诵读。
宋陈験《文则》:“夫乐奏而不和,乐不可闻,文作而不协,文不可诵。
文协矣,是以古人之文,发于自然,其协也自然,后世之文,出于有意,其协也亦有意。
《书》日:‘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易》日:‘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礼记》:‘玄酒在室,酸盏在户。
楽醍在堂,澄酒在下。
陈其牺性,备其鼎俎。
列其琴瑟,管馨钟鼓。
修其祝龈,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夹妇有所,是谓承天之'。
若此等语,自然协也。
《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诗》曰:“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二者皆倒上句,又协之一体。
”6.常见的其他美学范畴

为您推荐

认之所美

认之所美:【认之所美】指审美现象乃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的一种精神需婴。 《庄子·齐物论》,“毛嫡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鹿见之决骤。 ”《庄子·至乐》:“《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渦庭之野,鸟闻之..

老少

老少:【老少】“老”与“少”,又写作“老”与“嫩”,意思相对,是常用的一对美学范畴。 明项穆《书法雅盲·老少》:“书有老少,区别深浅,势虽异形,理则同体。 所谓老者,结构精密,体裁高占,岩岫耸峰,旋旗列阵是也。 所谓少者,气体充..

华朴

华朴:【华朴】“华”与“朴”,意思相对,主要指文采的华丽和质朴。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史之领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食之需乎味也。 采之不能无华朴,味之不能无浓淡,势也。 华朴争而不能无邪色,浓淡争而不能无奇味。..

美者美,甚不知其美

妍嫩有,懂爱异情

妍嫩有,懂爱异情:【妍嫩有,懂爱异情】说明“妍端”(美丑)作为审美对象,是客观的,自有其质的规定性,而又互相区别;“惜爱”作为审美感受,是主观的,因审美主体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性。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塞难》,“抱朴子..

美则爱,爱则传

美则爱,爱则传:【美则爱,爱则传】指美感的基本感情色调及其作用。 宋周敦《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魔,徒饰也。 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 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生熟

生熟:【生熟】“生”与“熱”意思相对,反映文学艺术创作中推陈出新舰律的一对美学范畴。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康乐诗较颜为放手,较陶为刻意,炼句用字,在生熟深浅之间。 ”采取比较的方法、说明谢康乐的诗与颜延之、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