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实相成,有无互立:【点实相成,有无互立】说明艺术形象中虚的部分与实的部分,即无象无形的部分与有物有质的部分,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清叶燮《原诗》内编下:“如《玄元皇帝庙作》‘碧瓦初寒外’句,逐字论之,言乎外,与内为界也。
初寒何物,可以内外界乎?将碧瓦之外,无初寒乎?寒者,天地之气也。
是气也,尽宇宙之内,无处不充塞,而碧瓦独居其外,寒气独盘踞于碧瓦之内乎?寒而日初,将严寒或不如是乎?初寒无象无形,碧瓦有物有质,合虚实而分内外,吾不知其写碧瓦乎?写初寒乎?写近乎?写远乎?使必认理而实诸事以解之,虽稷下谈天之辨,恐至此亦穷矣。
然设身而处当时之境会,觉此五字之情景,恍如天造地设,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
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
划然示我认默会相象之表,竟若有内有外,有寒有初寒,特借碧瓦一实相发之。
有中间,有边际,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取之前而自得,其理昭然。
其事的然也。
”这说明欣赏诗词只能按“虚实相成,有无互立”的表现特点去理解。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