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密合度

疏密合度:【疏密合度】指书法艺术中结构字的间架体势,应力求疏朗与稠密都符合一定的法度,即适宜为妙,宋董迪《薛稷杂碑》,“书贵得法,然以点画论法者,皆蔽于书者也。
求法者当在体用备处,一法不亡,浓纤健决,各当其意,然后结字不失,疏密合度,可以论书矣。
”强调结字疏密合度,是对前人有关论述的继承和发展。
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节制章第十》:“字之形势……,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不舒展也。
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
”唐徐浩《论书》:“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
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
”肥瘦、疏密、长短,均指字的间架体势。
明李东阳《驳何氏论文书》,“作文如作字,欧、虞、颜、柳,字不风而同笔。
笔不同,非字矣。
不同者何也?肥也,瘦也,长也,短也,疏也,密也。
故六者势也,字之体也,非笔之情也。
”如何处理结字疏朗与稠密的关系?刘熙载《艺概·书概》,“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不嫌疏,密不嫌密也。
然乘除不惟于疏密用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