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处平处,忽薯一二乃佳:【浅淡处平处,忽薯一二乃佳】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在一路娓娓道来的浅淡平处,忽然著--深意、浓色、奇俊语,会产生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学效果。
清毛先舒《诗辩坻》卷四:“词家刻意、俊语、浓色,此三者皆作者神明。
然须有浅淡处平处,忽著一二乃佳耳。
如美成《秋思》,平叙景物已足,乃出‘醉头扶起寒怯’,便动人工妙。
”所论及的宋周邦彦(美成)的《华胥引·黄钟·秋思》是:“川原澄映,烟月冥濛,去舟如叶。
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
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鸣轧。
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
离思想紫,渐看看,鬓丝堪镊。
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
点检以前恩爱,但凤笺盈箧。
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毛先舒的见解,在清代的词坛和诗坛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清刘熙载结合诗歌的创作,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在《艺概·诗概》虞伯生得之,巨:“不及清江转柁鼓,洗张船头沙鸟鸣,’日:‘绣帘美人时共看,阶前青草落花多。
’杨廉夫得之,已:‘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随恼杀侬。
’可谓闭户造车,出门合徽者矣。
”所举杜南、李白、王维的诗句,都是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百外,因而平淡之中有着更深厚的内蕴,浅近之中有着更深远的意味。
居世王介甫,虞伯生、杨廉夫等人的仿效之作不可匹比。
为您推荐
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以可走马和不透风来生动地说明艺术表现上的空疏与浓密,以及二者的证关系。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上》:“是年又受法于怀宁邓石如完白,日:‘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
沉著:【沉著】指深沉有力,凝重稳健的艺术风格,表现为壮美、崇高、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沉着”的表现形态和特征为:“绿林野屋,落日气清。
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
婉约:【婉约】常指委婉蕴藉,缠绵含蕾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优美、柔美、秀美的审美特征。
最早以“婉約”论文的陆机,《文赋》云:“或清虚以婉约。
”后来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提出“凄婉”作为风格“九品”之一。
陶明溶《诗..
纤:【纤】指纤秀侬郁、斑斓艳丽的艺木风格,表现为华关的审美特征。
“纤根”与“丽”相近,与“冲淡”相行。
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描绘“纤”的表现形态和特征为:“深采水,莲蓬远。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
明暗成于光,彩色别于光:【明暗成于光,彩色别于光】指绘画艺术在取景时对景物明和暗相反相成、存在的状貌要注意描绘。
清曹雪芹《废艺斋集稿·睡里湖琐艺》:“至于敷彩之要,光居其首。
明则显,暗则嗨。
有形必有影,作画者岂..
超诣:【超诣】常指造诣超妙的艺术风格,表现出秀美、柔美的审美特质。
唐空图《二十四诗品》将“超诣”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描绘为:“匪神之民,匪矶之微。
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孕,临之已非。
少有道气,终与俗违。
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