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贵自然

诗贵自然:【诗贵自然】指诗歌创作应崇尚情思的自然流露,亦即艺术表现的不造作。
清徐增《而庵诗话》,“诗贵自然。
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文,有不糊然而然之妙,唐人能有之。
”以云水变动而生文采为喻,说明成功的诗歌创作有一种不期然而然的妙境。
这种情况,前人多有论及。
宋黄庭坚《大雅堂记》,“虽然,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
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邪?”宋蔡启《蔡宽夫诗话》:“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
文章之间,诗尤然。
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晚诸人议论虽浅俚,然亦有暗合者,但不能守之耳。
所谓‘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者,使所见果到此,则‘采药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
有何不可为?惟徒能言之,此禅家所调语到而实无见处也。
往往有好句当面磋过,若‘吟成一个字,断几茎须’,不知何处合费许多辛苦?正恐:虽尽须,不过能作‘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句耳。
人之相去,固不远哉!”所谓有意为文而不零妙,那是由于缺乏生活和情感,或构思不成熟,就勉强动笔。
所谓妙在无意为文,并非完全无意,而是激动的情感溢于言表,表现的技巧纯熟,国而一挥而就,触手成春。
与前面论述相类似的还有,宋胡铭》:“荷盘承露,滴滴皆圆,可譬文心,炒造自然。
”以滴露如珠圆作比,觉門妙造自然,不是人工所能裁正的,近人况周颐《风词话》卷二:“《花庵词选》谢懋《杏花天》……其过拍云:‘双双燕子归来晚。
零落红香过半。
’此二语不曾作态,恰妙自然。

为您推荐

自然之趣

自然之趣:【自然之趣】①指作品具有不事雕饰的天然情趣。 元刘将孙《本事诗序》,“古今诗人自得语,非其自道,未必人能得之。 如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自渭梦惠至如有神助,非其郑重自爱家庭昆弟之乐,托之里许,此五宁本无工致,或..

以人巧夺天工

以人巧夺天工:【以人巧夺天工】说明作家的作品以人工的雕绘美赢得天成的自然美。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汉、魏、阮公、陶公,皆出之自然天成。 惟大谢以人巧夺天工。 太白文法全同汉、魏,浑化不可测。 杜、韩短篇皆..

天乐

天乐:【天乐】指自然而然的、顺乎自然的愉悦感,借指审美欣赏过程中所获得的审美享受。 《庄子·天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考,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入和者也。 与入和者,调之人乐:与天和者,请之天乐。 ”..

论文者当辨其美恶

欣赏

欣赏:【欣赏】指对文学作品吟咏、体味。 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 ’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 再听时,恰喝到,‘只为你如花美誉,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

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

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这是一个里要的美学观点,辩证地说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后反而似未经锻炼,即精心雕环后天成自然,很出色奇巧却又具有本然之色。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古乐..

含天成为上,破碎雕镜为下

含天成为上,破碎雕镜为下:【含天成为上,破碎雕镜为下】说明文学创作应追求含被自然浑成,避免过分雕球,至伤完美。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篇章以含蓄天成为上,破碎雕馊为下。 如杨大年西昆体,非不佳也,而弄斤操斧太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