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

刻石:【刻石】用石质作材料雕刻立体形象的审美创造活动。
《三辅黄图》:工匠在上林苑昆明池中,“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粼尾皆动。
”《关中记》云,“建章宫北有池,纵观中国的石窟艺术,其造型特了两大文化相交融的步伐。
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中国石窟艺术保留了脱胎于网大文化的历史痕迹,但它又不是分裂的、离析的,而是从两大文化中质变出来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实体和精神实体。

为您推荐

雕漆

雕漆:【雕漆】在铜胎木胎上叠涂朱漆,或杂以它色,于漆半干时进行浮雕,再烘干磨光的审美创造活动。 明代徐树丕《识小录》,“雕漆起于宋,谓之宋剔,有金银胎者,至今传宝。 ”《清秘藏》,“宋人雕红漆器,宫中用者多以金银为胎,妙在雕..

绘画

绘画:【绘画】造型艺术之一种。 《论语·八佾篇》,“绘事后素。 ”东汉郑玄注:“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索分布其闻,以成其文……”。 与“绘画”相同的概念,还有“画績(同绘)”(《周礼·考工记》,“画之事,杂五色。 ”)、“丹..

六彩

六彩:【六彩】中国古代绘画美学术语。 指绘画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 清唐岱《绘事发微·墨法》“墨色之中分为六彩。 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 六者缺一,山之气韵不全矣。 ”清布颜图强调“六彩”的重要,他在《画学心..

雕刻

写真

写真:【写真】又称“写像”、“照”、“画像”,为中国古代肖像画名称。 指对人物的自然的神情和形貌作真的描摹,活现出其生命本体。 “真”与“神”、“意”、“自然”同义。 画肖像,唯其“真”才有生气,自然天成。 北齐颜..

紫书

紫书:【紫书】又称佐隶、徒隶、你书、史书等,是继小篆之后通行的书体。 隶今草滥觞于章草,传为东汉张芝所创。 唐张怀璀《书断》云。 “伯英(张芝)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

章法

章法:【章法】邹一桂《小山西谱》,“章法者,以一幅大势而言。 ”章法即绘画“六法”中一定的法则,但总的要求是要别开生面,“不入时蹊”,“布置各得其所”(清蒋和《学画杂论》),“立意布局新警乃佳”(清方薰《山静居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