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繁减:【有繁减】中国古代绘审美要求之一清程正模《清溪邀稿》卷二四《龚半千册》:“画有景减,乃论笔题,非论境界也。
”同书卷二六《杂基》一“画贵减不贵繁,乃论笔墨,非论境界也。
”卷二四《题石公画卷》,“予告石溪曰,“画不难为繁,难于用减,减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减,减以笔。
’所谓“羿一车兵器,不若寸铁杀人'者也。
”也就是要求简约,要以经济的笔墨表现丰富的意燕,以减削迹象来增加意境。
反对“繁皱浓染,刻划形似”(同前,卷二二《题卧游图后》),崇抚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说的“笔才一二,像已应悉。
离披点画,时见缺落,…~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画法。
这种审美要求在文人画、写意画中被发挥到极致,唐司空图《诗品》所说的“不一字,尽得风流”,其要义与“画有繁减”说是相通的,强调的都是“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苏轼《书黄子写意画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分。
南宋梁潜、法常,元代倪费,明代陈溶、料,清代朱耷、石涛等画家都擅长写意画。
为您推荐
墨法:【墨法】指绘画用墨的方法、技巧。
又称“墨”。
五代荆浩《笔法记》;“大画有六要,……六墨。
”明沈周《论画》,“吴仲走得巨然笔意,墨法又能铁出其畦径……”。
黑墨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色,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墨..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说明中国书法艺术的体貌特点即风格美,在于须象客体之形,并传客体和主体之神情。
东汉蔡送《笔论》云:“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
一笔书:【一笔书】书法美学术语。
唐张怀《书断》卷上云:“伯英学、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惟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
法:【法】指绘画用笔的方法、技巧,又称“笔”。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圆六法》:“吳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日也!”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是用毛笔绘制的。
据说早在殷代就已有毛笔。
中国毛笔用动物柔毫制成.圆形尖头,笔锋可..
中规合矩,肥瘦相和:【中规合矩,肥瘦相和】说明书法艺术用笔应符合一定的规矩,追求中和之美。
梁武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云:“夫运笔邪则无芒角执笔宽则书缓别,点掣短则法臃肿,点掣长则法离,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
拘则..
工笔画:【工笔画】指以工整细致的画法创作的绘画。
它与“写意画”相对称,简称“工笔”。
清慵讷居士《咫录》六,“关中马振,近时画家之著名也,善工笔。
”工笔画用笔细密工效,斌色浓艳精丽,极勾染之功,体现了精细不苟的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