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达

    王僧达 :

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王弘之子,宋宗室刘义庆女婿。曾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唯以游猎为务。元嘉二十八年(451),魏军进逼江北,王僧达请入卫京城。元嘉三十年,刘劭弑文帝自立。刘骏入讨,王僧达南奔迎候,刘骏命为长史。刘骏即位,授尚书右仆射,征虏将军。王僧达颇为自负,认为是江左第一高门,一二年间即可为宰相,但是其狂傲的性格令孝武帝刘骏很难相容,一年之内五次迁其官位,最后让他出为吴郡太守。孝建三年(456),迁太常,颇多怨言,被免官。后又为临淮太守。大明元年(457)迁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次年,迁中书令。王僧达因为门第高显,鄙薄路太后的姪孙路琼之,为太后所怨;又因为在朝中屡有非议,后来被谋陷造反,于大明二年八月在狱中赐死。

诗今存五首。钟嵘《诗品》将其与谢瞻、谢混、袁淑、王微等人同列为中品。其诗立意平庸,而着意雕琢,但也有一些佳句。如《答颜延年》中“轻云出东岑,麦垄多秀色”,笔调轻灵,景色清新;《和琅邪王依古》中“仲秋边风起,孤蓬卷霜根。白日无精景,黄沙千里昏”等句,写边塞风光,也颇有苍莽之气。有文5篇,其中《祭颜光禄文》为《文选》所收录。

《隋书·经籍志》著录《王僧达集》10卷,已佚。今存诗文收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为您推荐

沈炯

沈炯 : 吴兴武康(今属浙江)人。少有隽才,为当时所重。梁时释褐为王国常侍,迁为尚书左民侍郎,出为吴令。梁末侯景发难,其将宋子仙占领吴兴,派遣使者召见沈炯,欲委以书记之任。沈炯固辞不就,宋子仙怒欲杀他,沈炯..

纳训

纳训 : 回族。生于云南通海,卒于北京。童年时代接受经书并授的启蒙教育,后入昆明明德中学,开始系统学习阿拉伯文。1934年由该校选派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其间,在勤奋攻读之余,立志翻译《一千零一夜》..

袁淑

袁淑 :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博涉多通,不好章句之学。擅长为文,辞采遒艳。宋文帝元嘉中,彭城王刘义康命为军司祭酒。袁淑从母兄刘湛甚为得宠,希望袁淑能依附自己。袁淑不以为然,以此失官。后为临川王..

沈约

穆旦

穆旦 : 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卒于天津。1929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学校并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校迁往长沙、昆明,入读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并开..

刘骏

刘骏 : 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少聪颖,又长于骑射。元嘉十二年(435)立为武陵王。后迁雍州刺史、江州刺史。刘劭弑宋文帝,刘骏起兵讨伐,诛劭,即帝位。在位11年。  刘骏是南朝宋诸帝中较有才华的皇帝。《文心..

盛成

盛成 : 江苏仪征人。卒于北京。11岁就读南京汇文学院。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被誉为“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并受到孙中山的褒奖和鼓励。1914年入上海震旦学院。1917年考入京汉铁路车务见习所。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