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杞

    王余杞 :

四川自贡人。逝世于广东汕头。1921年在家乡入树人小学读书。爱看川剧,喜欢听故事,年岁渐长,迷恋课外书和各种旧小说。小学毕业后,随亲戚到北平求学。1924年考取北京交通大学预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王余”为笔名于1927年5月29日出版的《国闻周报》第4卷第20期上发表了《老师》一文,这是他的处女作。小说刻画了一个虚荣、投机、古板的教书匠形象。

北京交通大学预科期间,曾参与校刊《荒岛》半月刊的编辑工作,并在《荒岛》上发表过一些作品。1928年在北平联合朱大枬、翟永坤等人合办“三友书店”,合作出版了三人小说合集《灾梨集》。《灾梨集》收录了他的《幺舅》《博士夫人》《活埋》《复仇之夜》《两个该死的女人》《百花深处》等6篇小说。作者的笔端倾向弱者,同情他们深受压榨的悲惨境遇,又将注视的目光聚焦闭塞乡村礼教统治下愚昧麻木的灵魂。

1929年名为《惜分飞》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由郁达夫作序并推荐上海春潮书局出版,此后和郁达夫交好,并经郁的推介结识鲁迅。次年临近毕业之际参加学校组织的日本实习、考察,日本之行改变了之前对日本的成见,深刻感受到日本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进步。同年9月毕业,离校后到天津北宁铁路局工作。

1949年以前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朋友与敌人》,长篇小说有《浮沉》《急湍》《自流井》《海河汩汩流》等。他的小说创作,为后世摄下了时代大潮与历史行进中多姿多彩的鲜活面影。长篇小说《自流井》又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盐井文化的优秀代表作,对于研究自贡盐文化及地方史有参考价值。此外,他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编辑,曾主编过《当代文艺》《海风》《新运日报》等杂志和报纸。

20世纪50年代,初任北京铁道学院副研究员、人民铁道出版社编审,著有《中国铁路史话》。因“胡风冤案”受到牵连,反右派运动中受到错误对待,被定为“极右”分子,下放到青海铁路工程段劳动改造。1965年从福建永安铁路工程一段退休。1979年,右派问题获改正,随后受聘为华中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最后出版的一本书是与闻国新合编的《历代叙事诗选》。

为您推荐

孙俍工

孙俍工 : 湖南隆回人。幼年在家乡读书,17岁时受族人资助赴长沙求学。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国文部,并开始用笔名“俍工”发表作品。1920年大学毕业,回到湖南任长沙第一师范国文教员。曾与毛泽..

孙陵

孙陵 : 山东黄县人。11岁随家迁往哈尔滨,13岁开始创作章回体长篇小说《虚生一年漂流记》并在《青岛时报》上连载。20世纪30年代,曾办《大同报·满洲新文坛》副刊。1935年写成小说《宝祥哥的胜利》,1936..

彭柏山

彭柏山 : 湖南茶陵彭家祠人。童年就读于本村私塾,12岁从茶陵县城高等小学毕业,15岁考取湖南长沙楚怡工业学校艺徒班学机械。1929年入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经济学系。在校期间,博览群书,钟情文学,热心社会活动..

王小逸

张炎

张炎 : 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曾祖张镃,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张炎少为承平故家公子,流连风月,所作《南浦·春水》词传诵一时,人称“张春水”。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兵攻陷临安,杀其..

穗青

穗青 : 湖南长沙人。因家贫,中学未读完即辍学。1936年在山西同蒲铁路当过站务员和车守。1937年担任同蒲和正太铁路职工抗日武装游击队干事。次年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民族革命通讯社记..

《中国的一日》

《中国的一日》 : 邹韬奋策划,茅盾主编,孔另境任助理编辑,编委包括王统照、陶行知、章乃器、傅东华等11人。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出版。收录各类文章469篇,计80余万字。1936年4月,生活书店的创办者邹韬奋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