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神话

    炎帝神农神话 :

炎帝与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先祖。炎帝神农的形象多元,同时兼具了太阳神、火神、农神、谷神、药神以及土地神等神格,相关神话的内容主要包括:神奇诞生、炎黄之战、尝草植谷以及各种文化创制与发明。在民间信仰中,炎帝神农主要以农神和医药之神的地位受到民众信奉,部分地区则将之视为农民、米商、草药商的守护神来祭祀。除了炎王、五谷先帝、五谷爷、神农大帝的称呼之外,炎帝神农还有先农、先帝爷、五谷仙、药王大帝、粟母王、土神、田祖、田主等名称。

广义的炎帝神农神话,是结合炎帝、神农、蚩尤、夸父、祝融、共工、精卫等神话人物所形成的一个神话群,内容都与黄帝或友或敌的故事有关;狭义的炎帝神农神话则是融汇了炎帝、神农二者的神话传说,代表文明发展的意义较为明显。

文献当中,春秋时期有炎帝而无神农,如《左传》:“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神农之说出现较晚,大抵从战国开始,如《庄子》:“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国语》中有“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的说法,东汉郑玄注《礼记》提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炎帝就是烈山氏、厉山氏,代表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这应该是炎帝、神农后来合并的原因。最先明确将炎帝与神农合而为一的纪录,是西汉末年刘歆的《世经》:“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种,故天下曰神农氏。”

炎帝陵(湖南株洲炎陵县)

炎帝姜姓,是历来一致的说法,认为与古羌族感应而生周人始祖后稷的姜嫄,以及姜太公受封的齐国有关。姜姓族有崇岳的信仰,炎字又重火形,所以学者多推测炎帝的原始面貌是岳神或火神、太阳神,而为姜姓族的族祖神。炎帝在古书中又称为赤帝,在五行学说里属于南方火,主夏季,佐神是祝融;在古代以二十八星宿为主的天文学当中,配以朱雀。

历来关于炎帝神农各种文化创制与发明的记载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与农业有关,包括农具创制、绘制图舆、始诸饮食、立历时节、设明堂、始蜡祭、开市交易;第二类与医药有关,包括尝草试泉、订定医术等。其他还有炎帝神农作琴制乐、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制作弓箭等。

对于炎帝神农的崇拜,历代官方都有耕耤礼与先农坛的设立。二者均起源甚早,《礼记》及汉代古籍中已多有记载。目前炎帝神农信仰最为兴盛的地区在台湾,有超过200处以炎帝神农为主神的宫庙。至于神话传说圈,则以甘肃天水、陕西宝鸡、山西高平、湖北随州、神农架、湖南炎陵等地较为集中,每年都有与炎帝神话相关的活动举办。在中国境外,越南人认为开国之君雄王是炎帝神农后裔帝明的子孙,泰人、寮人与缅甸掸人也都有部分类似的传说。

为您推荐

禹神话

禹神话 : 主要内容是讲述神话英雄禹治理洪水、平定九州的功绩。禹神话一直流传于中国民间。关于禹的记载很早就出现了。在典籍中,禹的事迹始见于先秦《尚书》《诗经》等经典,继之以《山海经》《国语》..

鲧神话

鲧神话 : 鲧是禹的父亲,其神话最早见于《尚书》中的《尧典》《洪范》等篇,情节较为简单,称帝尧时洪水滔天,鲧奉命治水,失败被流放而死,与驩兜、共工、三苗被合称为“四罪”之一。《山海经·海内经》丰富了..

感生神话

感生神话 : 基本元素有二:母亲是人类;所生的孩子是神异人、物的后裔。其神话背景通常和原始崇拜或图腾崇拜有关。感生,即指不经过人类的两性结合,而是以人类感应神灵,或接触不凡之物,或在梦境中与神异相接..

契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