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济/正直不阿的琴师

    朱文济/正直不阿的琴师 : 朱文济,宋代著名琴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号称“鼓琴天下第一”。朱文济是宫廷琴师,是宋太宗的琴待诏,但是他一生淡泊名利,性情冲淡平和。
宋太宗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时时想攀附古代的圣人。据说最早的古琴是舜制作的,只有五根弦,以合当时流行的五声音乐,五条弦也合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各增加了一条弦,变成七弦,就一直成为古琴的定制沿袭下来。
到了北宋,宋太宗很喜爱古琴,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他制成了一架九弦琴。他得意地对大臣们说;“琴原来是七根弦,我现在增加为九根弦,此九弦之名就叫做君、臣、文、武、礼、乐、正、人、心。这样的九根弦弹奏起来一定和谐而不混乱。”宋太宗这一席话,立即招来一片赞扬声,那些拍马之徒更是大呼:“改弦更张,皇上英明!”
然而,宫廷琴师朱文济正直不阿,他据理规劝:“文武二王之所以改五弦为七弦,是因为五声音阶已经发展为七声音阶。五弦琴音律不全,难以表现较复杂的音乐,改成七弦后这个缺陷就已经克服了,没必要再添弦。”宋太宗很不高兴,碍于朱文济是宫廷一流琴师,精通乐理,当下也没发作。
其实,早在东汉末年,大音乐家蔡邕就已经制作过九弦琴了,但是并不为大家所采用。
有一天,宋太宗宴请群臣,微醉之后命朱文济用新制的九弦琴演奏。朱文济早有准备,弹奏了一曲《风入松》,乐曲美妙动听。曲终,那些拍马之徒又嚷嚷开了:“真乃神琴也!”“皇上英明,制出如此稀世珍琴!”连宰相都走到太宗眼前摇头晃脑地捧场:“真是新琴新曲,韵味无穷呀!”朱文济冷笑一声对宰相说;“大人过奖了,这曲子是古老的琴曲《风入松》,我演奏的时候只用了七条弦。”朱文济此言一出,太宗和群臣都很难堪。
另一个名叫赵裔的琴师见机讨好皇上,主动请求表演九弦琴。他弹了几支曲子后,太宗十分高兴,当下重金赐赏,又封了一个大大的官职。
宋太宗制作的九弦琴最终没有人继续使用,至今,人们使用的仍然是古老的七弦琴。
北宋的琴家多为僧人,他们的琴技多出自朱文济,慧日大师夷中就得到他的真传,夷中后又将琴技传授给知白、义海,他们都是北宋颇具声望的琴僧。
在这个琴僧系统中,最著名的是义海,他是慧日大师的学生、朱文济的再传弟子。他跟慧日大师学琴,掌握了老师的全部技艺。之后,又到越州(浙江绍兴)法华山闭关习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究其妙”,终于成为一代高手。
义海出名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学琴,但没有一个人能赶得上他。

为您推荐

人生希望多么空幻(节选)仿朱文纳尔讽喻诗第十章作 [英国]约翰逊

出版时间:2009-12 人生希望多么空幻(节选)仿朱文纳尔讽喻诗第十章作 [英国]约翰逊 :  自从学院录取新生榜上有名, 那青年对声誉就不再无动于衷; 他患了难抗的追求名声的热病, 因为大学制服带来了病毒深重; 他..

《朱文公文集》

《朱文公文集》 : 全名《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亦称《朱子大全》。别集名。南宋朱熹撰。熹号晦庵、谥文,故名。100卷,续集11卷,别集10卷。熹著作经后人先后辑编,有诸多刻本,且正、续、别集卷致复不..

朱文钧➀

朱文钧:(1882-1937) 近现代收藏家、文物鉴定专家。字幼平,号翼厂(ān)。浙江萧山人。早年游学欧洲,回国后曾任故宫博物院特约委员,学术上与*傅增湘多有往还。以藏有宋本《李长吉文集》4卷、《张文昌文集》4卷、《许用晦文..

《朱文端公文集》

朱文藻➀

朱文藻:(1735-1806) 清校勘学家。字映,号朗斋,自号碧溪居士。浙江仁和(今余杭县)人。诸生。勤奋好学,泛览百家。精六书,通史学。自《说文系传》、《佩》、《汗简》、《钟鼎款识》、《博古图》诸书,无不贯串源流,会其旨要,且能..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➀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别集。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朱子文集大全类编》、《朱子全书》等。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沧州通叟,别称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朱子。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朱文济/正直不阿的琴师

朱文济/正直不阿的琴师 : 朱文济,宋代著名琴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号称“鼓琴天下第一”。朱文济是宫廷琴师,是宋太宗的琴待诏,但是他一生淡泊名利,性情冲淡平和。 宋太宗是一个好大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