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怀古》 卢挚

    《洛阳怀古》 卢挚 : 杜鹃声啼破南柯,恨流尽繁华,洛水寒波。金谷花飞,天津老树,几被消磨。向司马家儿问他,怎直教荆棘铜驼。老子婆娑,放着行窝,不醉如何?

洛阳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古都之一,它是东周、东汉等王朝的都城,有“东都”之称。但它也像其他著名古都,如西安,如金陵(今江苏南京),如汴梁(今河南开封),如成都等一样,也经历过亡国之痛,也遭受过兵燹之灾,可以说是阅尽了人间的沧桑。作者历数洛阳盛衰的史事,感叹繁华昌盛易逝,荣华富贵不可久恃,而归结到不如归去,长眠醉乡的人生态度。
杜鹃,本是普通的鸟,但传说是蜀王杜宇死后所化。杜宇是传说中的古蜀国王。号“望帝”。据说他把王位让给了治水有功的鳖灵(即“开明”),自己退隐西山。又有人说杜宇是和开明的妻子私通,不好意思,才将王位禅让给开明的。杜宇大概因此含冤而死,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听见后都说:“我望帝魂也。”因此把鹃鸟称为“杜鹃”。所以它的啼叫声就有了感叹亡国、警醒世人的意思,也就有了“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和“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这样凄美的诗句。
南柯,即南柯一梦,出自唐人传奇《南柯记》,比喻人生富贵不过是一场梦而已,和我们常说的黄粱美梦同意。“恨”,是遗憾的意思。这两句很巧,说繁华不再,是因洛水寒波流尽的。
金谷即金谷园,西晋时石崇的园子。石崇是巨富,金谷园穷极奢侈,富贵无比。但后来石崇被杀,园子也就荒废了。津是渡口。老树,“老”字当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树老了。西晋时大司马桓温带兵北征,经过金城,看到自己当年种下的一棵小树,如今已经长得很大,不由感叹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说人哪经得起岁月的流逝,很快就老了。
“向司马家儿问他,怎直教荆棘铜驼”,用的也是晋时的典。晋宫门前有铜铸的骆驼,西晋征西司马,也是大书法家的索靖感觉到天下将乱,司马氏的江山将不保,就指着铜驼说:“用不了多久,我就会看见你们在荆棘中了。”后来就以“铜驼荆棘”指山河残破、国事沧桑。
说了那么多,还是归结到“老子婆娑”。婆娑本指舞姿,这里引申为潇洒放达。既然富贵荣华都不过是一场春梦,那么,“不醉如何”!

为您推荐

洛阳耆英会

洛阳耆英会 : 文彦博留守西京时,曾约集居于洛阳年高望重的卿大夫聚会,称为“耆英会”,与会者不论官位高低,仅重年齿,除司马光外,其余人都在七十岁以上。文彦博请人专为预会老人画像。每次宴集,诸老须发皆白,衣冠甚伟,..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 : 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人。左思博学能文,他以十年之功写成《三都赋》后,得到张华赏识,又请皇甫谧作序。于是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陆机原拟作此赋,听说左思在写,笑其不..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用以比喻一些作品的风行一时,广为流传。出自晋朝人左思写《三都赋》的故事。左思写的《三都赋》发表后,时人不以为然,于是他又请张载、皇甫谧等“经学洽博,才章美茂”的专家,为他这篇赋或作序,或作注,当..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

《洛阳搢绅旧闻记》

《洛阳搢绅旧闻记》:笔记。宋张齐贤撰。五卷。齐贤字师亮,曹州(今山东曹县)人。太平兴国进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青少年时期徙居洛阳,多与洛城搢绅旧老交游,常谈及五代间旧事,“使人终日听之忘倦”,景德二年(1005)官营丘..

洛阳名园记➀

洛阳名园记:园林史志。宋李格非撰。格非字文叔,济南人,熙宁进士,历校书郎、礼部员外郎等。1卷。叙述洛阳诸家名园,包括富郑公园、董氏西园、东园、富弼园囿等18所,另市集一处,悉载其景物、花木以及兴废盛衰的历史。跋中自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