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筌 : 中国传统花鸟画至五代黄筌、徐熙两位大师的出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们两人的花鸟画艺术风格迥异,相映生辉,人们用“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来概括二家不同的风格。他们创立的这两种风格迥异的画风,确立了以后数百年的花鸟画艺术的基本格局。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


黄筌的《写生珍禽图》是给儿子作范本的画稿,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生技巧的巧妙。
此图虽只是课子的稿本,在布局上不作推敲,信手而画。大小间杂,动物之间互无联系。但作为一件独立的作品来看,倒也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全图共描绘了禽鸟、昆虫等动物二十四只。图中有麻雀、山雀、白头翁、噪眉、蜂虎、北红尾鸡、腊嘴等十只鸟,有尖头蚱蜢、蝉、蝗虫、金龟子、蜜蜂、细腰蜂、胡蜂等,还有一大一小两只乌龟。作者所刻画的所有对象都极其精细而逼真,每一动物的神态都画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耐人寻味。比如白脊鸰,翘首凝视,神情专注,似乎前面发现了什么情况,正准备疾飞而去; 两只麻雀一老一小,相对而立,雏雀扑翅张口,似乎听到它叽叽的叫声,那种嗷嗷待哺的神情,逗人怜爱; 老雀低首而视,默默不语,好像无食可喂,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再看下端一只老龟,不紧不慢,一步步向前爬行,两眼注视前方,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歇息的毅力。如果没有深刻入微的生活体验和精湛熟练的艺术技巧,显然是不可能画得这么成功的。
作者技法精湛,采用的是双勾填彩法。线条工整挺秀、生动流畅、柔中带刚,画家追求的不是线的形式变化,而是对质感的表达。羽毛的线细而柔,足爪的线瘦劲有力,皮下似能见骨,蝉翼的线绵而轻,画出了透明感,乌龟壳的线,笔法老硬,富有强度。色彩雅致、鲜华、轻傅淡染,适可而止,一点也不矫揉造作。白脊鸰的羽毛,用淡淡的蓝灰色,薄薄渲染,留出亮部,把水鸟羽毛具有光泽的特点,表达得恰如其分。
黄筌的花鸟画,以 “以形写神” “双勾填彩”著称。就这幅《写生珍禽图》看,这一评语并不过分。
《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纵41.4厘米,横69.5厘米。五代后蜀画家黄筌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

为您推荐

《珍禽王国》

《珍禽王国》:游云谷着。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1年11月版。国家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汇集着200多种鸟类,数量多达上百万只,被誉为“珍禽王国”。本画册选收表现百鸟汇集的美丽情景的彩色摄影作品120多..

《云岭写生》

《云岭写生》:李忠勇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7月版。交响音画总谱。分为5个乐章:山寨春晨;密林逐猎;撒尼跳乐;月下情歌;节日路景。作者采用生活在云岭一带的彝族、景颇族、哈尼族和拉枯族的民间音乐为素材,以其新颖别致的构..

《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集》

《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集》:李可染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9月版。0.4万字。63幅图。李可染(1907-1989),着名中国画家。本书是李可染第一本中国画大型专集,作品均为实地写生作品。1954年、1956年李可染两游长江,南到雁荡,..

《沈周写生册》

《傅抱石浙江写生画选》

《傅抱石浙江写生画选》:傅抱石作。浙江人民出版社1964年10月版。选入《钱塘江》、《保俶塔》、《西泠暮韵》、《城隍山》、《虎跑》、《九溪》、《龙井道上》、《龙井初春》、《新安江印象》、《桐庐》、《富春江》、..

《黄宾虹山水写生》

《黄宾虹山水写生》:黄宾虹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9月版。本集收有线描写生44幅,均为画家70岁时的作品。所作大多描绘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练江一带的风光。全以墨线为骨,惟少量作品略..

《杨之光水墨写生集》

《杨之光水墨写生集》:杨之光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1月版。收集杨之光水墨画写生作品62件,其中大多为人物画与肖像画,有维吾尔族老汉、塔吉克族老太太、哈萨克族妇女、僾尼族大姐、傣族女学生,有回族大娘、山东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