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 : 潮州音乐是广东潮州地区各类民族器乐的总称。它的最大特点是保留了许多唐、宋宫廷雅乐和燕乐的内容。南宋末年,文天祥的抗元队伍到过潮州,陆文夫等保护宋代最后一个小皇帝也逃到潮州,大量的宫廷乐师也因此到了潮州。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的经济已经非常发达,各地的戏曲声腔也涌入潮州。这些外来的音乐与潮州本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就诞生了许多乐种。
潮州音乐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弦丝乐又叫弦诗乐,是一种由几个人组合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具有南派音乐的韵味,是潮、汕农村最流行最普及的乐种。而笛套音乐可分笛套锣鼓和笛套音乐两类,它是属于宫廷音乐的一种,风格庄重古朴。潮州细乐则是潮州弦丝乐的变种,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要乐器组合演奏的乐种,清新细腻,极具抒情韵味。庙堂音乐则是一种在佛事活动时演奏的曲子,悠扬典雅,现在各庙堂演奏的就是这种乐曲,所以潮州音乐是一种庞大而完整的音乐体系。
潮州音乐的曲目十分丰富,最著名的是称为“潮乐十大套”的曲目,它是潮州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这十大套的名称是《昭君怨》《寒鸦戏水》《小桃红》《平沙落雁》《凤求凰》《月儿高》《玉连环》《黄鹂词》《大八板》《锦上添花》。这十大套,多数是古谱,结构严谨、段落分明、旋律古朴优美,完整地保留了古典的韵味。

为您推荐

晚清潮州戏班常演《三国》《水浒》

晚清潮州戏班常演《三国》《水浒》 : 晚清潮州戏班演戏,常以《三国演义》、《水浒》、《隋唐演义》等小说为蓝本,连续演出,务求其全。不单情节不能有所遗漏,即使剧中人物声音笑貌偶有差错,观众便会大为不满。这些观众..

明本潮州戏文五种➀

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明抄、刻本宋元南戏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影印出版。潮剧是广东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源出宋元南戏,至迟在明初便盛行于潮州地区,其中保存有部分宋至明初的南戏剧目。近20余年间,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首..

《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陈天国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版。潮州民间传统大锣鼓曲谱专集。收录传统潮州大锣鼓套曲19大套、潮州民间音乐团改编创作的大锣鼓曲5套、民间游行常用的锣鼓曲2套,总计26套。全部曲谱系1949年后..

《潮州音字典》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 : 潮州音乐是广东潮州地区各类民族器乐的总称。它的最大特点是保留了许多唐、宋宫廷雅乐和燕乐的内容。南宋末年,文天祥的抗元队伍到过潮州,陆文夫等保护宋代最后一个小皇帝也逃到潮州,大..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 : 在介绍广东音乐之前,首先得向大家介绍几件特色乐器。 在广东音乐中,早期的“硬弓乐队”中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笛子)以及喉管、椰胡等;后期的“软弓乐队”,则有高胡、扬琴、..

《中国音乐文学史》

《中国音乐文学史》 : 朱谦之(1899~1972),福建福州人,现代著名哲学家、史学家、东方学家。1929年东渡日本,从事历史哲学研究。回国后任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起执教于中山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