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话本

    拟话本 : 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应用这一名称,指的是宋元时代产生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它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但与话本又有所不同,"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故形式仅存,而精采遂逊"(《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认为它们是由话本向后代文人小说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学术著作应用拟话本这一名称,专指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即鲁迅称之为"拟宋市人小说"的作品,如《三言》中的部分小说,以及《二拍》、《西湖二集》、《清夜钟》、《石点头》、《醉醒石》、《幻影》等。这表明拟话本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为您推荐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 起源于“说话”伎艺。“说话”伎艺的源头在本土的杂戏之中。“话本”即“话柄”——谈话的资料,后引申作曲折离奇的事情,又借用作“说话”艺人“说话”、戏曲(诸宫调、傀儡戏、杂剧)艺人演出..

话本体

话本体 : 宋元小说家话本和明清模拟小说家话本文体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即具有小说家话本体制的短篇白话小说。话本体具有一套源于宋元说话技艺——“小说”的固定文体体制。一般情况下,它在篇首有一段引..

《话本小说概论》

《话本小说概论》 : 胡士莹著。共18章,52万字,堪称话本小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赵景深在书前序中评价此书“是精心结撰的、论断比较恰当的、内容丰富的、总结性的著作”,是为公允之论。是书初版于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