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杂志》

    《文学杂志》 : 现代文学刊物。月刊,1937年5月1日创刊,朱光潜主编,常风助编。编辑部设在北平,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37年8月1日出版第 4期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刊。1947年6月1日出版复刊号第2卷第1期,1948年11月初出版第3卷第6期后终刊,共出版22期。
  此刊主张维护"艺术良心",提倡“自由主义文艺”。编者在《我对于本刊的希望》中表示,"现实的中国文艺界","无论是左是右""都已不期而遇地"走上了"死路",而"处在幼稚的生发期"的中国新文艺,"应该有多方面的调和的自由发展",从而提出了"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发展新文艺的原则,"主张多探险,多尝试。不希望某一种特殊趣味或风格成为`正统`";并"根据这种信念",决定把此刊办成"一种宽大自由而严肃的文艺刊物",使其“对于现代中国新文学运动”"尽一部分纠正和响导的责任"。复刊后主编者在《复刊卷头语》、《苏格拉底在中国》等文章中又重申了这种办刊宗旨,刊物本身也体现了前后指导思想的连续性。但历史条件的变化也使后期刊物与前期在思想上有所差别:针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进步文艺界对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的贯彻和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斗争,主编者提出"文学上只有好坏之别,没有什么新旧左右之分",强调"反对"一些本来与文学无缘的人们打着文学的招牌,作种种不文学底企图"。表现了对革命文艺新形势的不满;强调了中国民族与文化存在着极大的弱点,患"半愚昧症",没有"思想的生发自由",而要克服其弱点就要"扩大中国文化","吸收西方文化"。受当时美国鼓吹中国"第三种力量"政策的影响,主张知识分子走"第三条道路",显现出更为鲜明的"中间路线"的思想色彩。


  此刊以刊登创作与评论为主,兼及对中外古代文学的研究,后期刊登了较多的探讨文化思想的文章。所刊文学创作,多讲究艺术技巧,但有影响的作品不多,李健吾的剧本《一个未登记的同志》、沈从文的小说《贵生》等是其中较为杰出的作品。此刊重视文学论文与评论。论文方面,关于新诗的文章最值得重视,发表了叶公超、袁可嘉、朱光潜、林庚、徐家昌等人的十来篇论述诗的艺术特征的文章,对新诗如何发展作了较多的探讨。评论方面,对国内有影响的剧本《赛金花》(夏衍作)、小说《天下太平》(吴组缃作)、诗集《望舒诗稿》,国外有影响的作品选集《活的中国》,芦焚、废名、李健吾、萧红等人的创作与刘西渭(李健吾)的评论,以及中外的一些古典名著,也有所评述。其中,俞平伯评述《红楼梦》、游国恩评述楚辞、周作人评述日本俳句的文章,为人们所注意。此外还出了"朱自清先生纪念特辑"。
  此刊创刊时曾得到胡适的大力帮助,创刊后以"京派作家"为基干,得到原"新月派"作家的支持,主要撰稿者(除编者外)有沈从文、废名、林徽因、冯至、卞之琳、林庚、陆志韦等,后期撰稿者除了上述知名作家?胙д咄猓黾有缕鸬那嗄曜骷以杉巍⒛碌⒈匣醯热恕?

为您推荐

杂志记事索引

出版时间:1992-11 杂志记事索引 : 日本重要的文献检索书。国立国会图书馆编。日本东京出版。1948年创刊,刊期几经变化,现为季刊。 该刊初版时名为《杂志记事索引》,从1950年起分为“人文、社会编”和“科学技术..

《广播杂志》

《广播杂志》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德语广播综合性专题节目。1982年开办,每月播出一次,30分钟。每次选播4—5篇小报道,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德语日常广播节目的补充。除内容广泛的专题报道外,还有两..

《广播电视杂志》(月刊)

《广播电视杂志》(月刊) : 天津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面向群众的通俗性刊物。1980年6月创刊,开始为季刊,1981年1月起改为双月刊,1982年1月起改为月刊,至1983年底终刊,共出33期。该刊于1981年曾举办过..

《电影、广播与电视史杂志》

《欧洲传播杂志》

《欧洲传播杂志》 : 有关欧洲各国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术性季刊。1986年创刊。英国塞治出版公司出版。主要内容是围绕欧洲各国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活动,进行理论、政策、方法、新技术、受众..

文学杂志

出版时间:1989-10 文学杂志 : 月刊。1956年9月20日创刊于台北市。由夏济安、刘守宜、吴鲁芥发起创办。发行人刘守宜、主编夏济安,后改为侯健。创刊号《致读者》说明:“我们的希望是要继承数千年来中国文学伟大..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指中国晚清时期《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四种着名的小说杂志。《新小说》由梁启超主编,1902年创办于日本横滨,次年改在上海刊行,1906年元月停办,共出刊24期。曾连载《二十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