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建立于1953年2月22日。最初附属于北京大学,原名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由郑振铎任所长,何其芳任副所长。两年后,归属中国科学院,改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58年郑振铎遇难逝世,何其芳继任所长。研究所分设文艺理论、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民间文学以及苏联与东欧、西方、东方各文学研究组。1964年外国文学各研究组分出,另建外国文学研究所,从此该所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文学。1976年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随之改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沙汀任所长,陈荒煤、余冠英、吴伯箫、许觉民、王平凡任副所长。1982年起许觉民任所长、邓绍基任副所长。1985年起,刘再复任所长,马良春、何文轩、冯志正任副所长。研究所分设文艺理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鲁迅、民间、文学新学科等文学研究室(组)。余冠英、蔡仪、陈涌、唐弢、王士菁、贾芝等曾担任研究室(组)领导人。另有研究辅助单位:图书馆,资料室。编辑出版的期刊有《文学评论》(双月刊)、《文学遗产》(季刊),毛星、陈翔鹤曾任刊物主编。从1981年起,逐年编写出版《中国文学研究年鉴》。该所设有学术委员会,聘请所内外著名专家参加,钱钟书、俞平伯、季羡林、余冠英、吴世昌、孙楷第、蔡仪、唐弢、王瑶、毛星、贾芝、钟惦棐、朱寨等均担任过学术委员。
  文学研究所的方针任务是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的现状和历史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研究,总结经验,建设和发展文学的各个学科,探索文学规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通过研究工作培养新的文学研究人材。
  研究所成立后出版的集体编写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唐弢主编)、《文学概论》(蔡仪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三卷,毛星主编)等。另外,还编辑出版研究、选本、资料丛书多种。

为您推荐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沈虎根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6万字。选收作者自50年代以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46篇。分为4辑:第一辑为儿童小说;第二辑为动物小说;第三辑为特写、散文;第四辑为传记文学。卷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舍·宝音涛克涛夫等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蒙古文版。74万字。2册。上册收入摇篮曲、绕口令、谜语、儿歌、儿童诗、斗智词、三句格言、游戏词、好来宝、格言、谚语、训词、祝词、赞..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少年报社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31.7万字。收“五四”到建国前夕出版或发表的小说和散文55篇,按写作或发表年月先后编排。所选作品,多为较有特色或较有代表性的篇章。如反..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湖北省少年儿童文学会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3月版。25万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21篇,是中国作协湖北分会评选出的“湖北省1980-1985儿童文学优秀作品”获奖..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王泉根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7月版。58万字。收录从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16位作家的130件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梁启超、黄遵宪、沈心工、孙毓修等中国现代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