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 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团体。1930年夏秋间,由江绍原、钟敬文、娄子匡、钱南扬等在杭州发起成立。学会除杭州总会外,在浙江绍兴、宁波、吴兴、永嘉等县,及广东、福建、安徽、四川等地先后建立了分会。
  学会以搜集、研究各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信仰、传说、 故事、 歌谣、谚语等为宗旨。先后出版了《民俗》周刊(100多期),《民间月刊》(12期)等。这些刊物主要发表关于各地风俗、信仰、民间娱乐活动等材料和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还出版过"月光光歌谣专辑"、"老虎外婆故事专辑"(《民间月刊》)、"歌谣专号"、"巧女故事专号"、 "女俗专辑"、 "紫姑神专辑"(《民俗周刊》)以及《新年风俗志》、《巧女和呆娘的故事》、《李调元故事》、《民俗旧闻集》、《中国民谭型式表》等书。
  各地分会也都有自己的刊物,如《民俗》周刊(浙大)、《民俗旬刊》(宁波、福州)、《民俗周镌》(湖州)、《民俗半月刊》(湖州)、《民俗周刊》(绍兴、潮州、厦门、徽州、重庆)、《民俗》(漳州)。在总会和各地分会刊物上经常发表论文和作品记录的人员,有江绍原、娄子匡、 钟敬文、 钱南扬、朱自清、赵景深、叶德钧、叶镜铭、 曹松叶、 翁国梁、孙佳讯、钱小柏、钱巽盦、林培庐、谢云声、张长弓、清水、袁洪铭、樊等。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从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断。学会各种刊物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它继20年代末期广州中山大学成立的民俗学会之后,扩展了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术活动,成为30年代民俗、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

为您推荐

《文艺民俗学》

《文艺民俗学》:宋德胤着。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8月版。21万字。从文艺民俗学界说、对象、范围、特征、文艺家的民俗积累与创作、文艺民俗与作品内容和形式、文艺民俗的魅力、鉴赏和批评等方面,研究了文艺和民俗的关系,..

《杭州路十号》

《杭州路十号》 : 作者:银良、文洁、景坤;获得1990年“蜀秀杯”广播短剧一等奖。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故事梗概:一个待业的青年百无聊赖,突发奇想写了一封情书,叙说了自己的苦闷、爱情的经历和失..

杭州书肆街

杭州书肆街:南宋时临安(杭州旧称)的书棚书铺就已享名国中,至明代则更为当日四大书业中心之一。明人胡应麟留有“凡武林(亦杭州旧称——引者注)书肆,多在镇海楼之外及涌金门之内,及弼教坊,及清河坊,皆四达衢也。省试则间徙于..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民俗学集镌》

《民俗学集镌》 :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理论丛刊。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编辑,钟敬文、娄子匡主编。共出两辑。第一辑作为《开展》月刊第10、11期合刊的“民俗学专号”,1931年7月25日出版。第二辑始用“民俗..

杭州白话报(新闻)

杭州白话报:清末影响较大、刊期最长的白话报。1901年6月20日在杭州创刊。初为月刊,后改旬刊、周刊。木刻石印。经理项兰生。历任主笔钟寅、孙翼中等。自称“开民智和作民气两事并重”。设“论说”、“中外新闻”、“俗..

《杭州湖山》

《杭州湖山》:潘一平等编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11月版。20.3万字。杭州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六大古都之一,自古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名扬中外,被誉为“人间天堂”。本书介绍杭州城市的历史变迁、西湖的沦桑变幻和柳浪闻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