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华 :
江苏吴江(今属苏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充《一统志》纂修、四川乡试副考官,以保举案落职。陕西巡抚陈宏谋聘主关中书院。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南巡,进迎銮诗赋,诏复编修衔。
少从张大受学诗,继与朱彝尊、赵执信、张伯行等诗人学者交游,上下议论,诗学益进。在京中与沈德潜、周长发等人结城南诗社,又与齐召南、袁枚等馆阁中人诗酒唱和。论诗以六义为其指归,凡艳冶流荡与怪僻险仄之词,有悖诗教,均不慕效。据自述,其诗凡数变,最后取笼罩沉着、动合雅正为尚。诗史上于陶、谢、李、杜、韩、苏诸大家外,少所许可,宗法在杜甫、韩愈之间。生平游历入巴蜀,客山左,留秦关,经三楚,登临凭吊,得江山之助。诗集中此类作品最多,代表作如《剑阁》《望太白》《鸡头关》《五丁峡》《过居庸》《登蓬莱阁》等,如写剑阁之险云:“其间郁丛箐,其底乱潀射。乌兔失飞走,蛟螭避堂宅”“雷轰泯斧凿,云蔚随缕脉。回风骤长驱,雪气砭领脊”。(《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七《剑阁》)嵚崎历落,惊心动魄。描写五丁峡云:“双崖翠影侵天合,万窍云根入地空。杜宇魂生迷鸟道,蜀山蛇拔剩龙宫。”(《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七《五丁峡》)非寻常笔墨所能到。七言古体骨骼凝重,波澜老成,如《送徐编修澄斋册使琉球》,可惜这类诗不多。
著有《贞一斋集》10卷,《贞一斋说诗》1卷,《三经附义》6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