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湘东王求文集诗苑书》 :
南朝梁萧统撰。严可均收入《全梁文》卷二十,不注出处。据文题,湘东王萧绎写信向萧统求文集及其所编《诗苑英华》,萧绎原文不存,此文是萧统给萧绎的回信。信中谈到了他的文学思想:“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全梁文》卷二十)他强调文质合一,对当时的华美文风具有规范指导的作用。
他在信中提到自己的写作情况:“吾少好斯文,迄兹无倦。谭经之暇,断务之余,陟龙楼而静拱,掩鹤关而高卧。与其饱食终日,宁游思于文林。或日因春阳,其物韶丽,树花发,莺鸣和,春泉生,暄风至,陶嘉月而嬉游,藉芳草而眺瞩。或朱炎受谢,白藏纪时,玉露夕流,金风多扇,悟秋山之心,登高而远托。或夏条可结,倦于邑而属词,冬云千里,睹纷霏而兴咏。密亲离则手为心使,昆弟晏则墨以亲露”等语,写四季景色,睹物兴情,形诸笔墨的情况亦颇真切。这种仅用寥寥数语,简洁地写了四时景色的手法,可能得力于顾恺之的《神情诗》,而对后来欧阳修作《醉翁亭记》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的手法,有一定的影响。
文中有“多愧子桓,而兴同漳川之赏。漾舟玄圃,必集应、阮之俦”,可见萧统以曹丕自比,有充当文坛领袖的自觉意识。此信以骈文写成,多为四、六句式,齐梁时以骈文写应用文已成风气,直接影响到唐人的创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