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杂论》

    《小说杂论》 :

作者叶小凤,即叶楚伧(1886~1946),初名宗源,字卓书,别署叶叶、单叶、小凤、老凤、湘君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盟会会员,南社骨干。他早年为宣传革命进入报界,曾主《中华新报》《太平洋报》《民立报》《生活日报》《民国日报》等笔政,发表小说《金昌三月记》《如此京华》《古戍寒笳记》《蒙边鸣筑记》《壬癸风化梦》等。

《小说杂论》原载于1918年《民国日报》,后收入上海新民图书馆1919年出版的《小凤杂著》。《小说杂论》虽采用随笔性质的小说话形式,但不同于一般小说话重在评价具体作品或作家,而是侧重于理论探讨、现象分析,以求解决当时小说创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作者借鉴西方文学观念,对小说文体文学本位和审美独立性进行强调。《小说杂论》中明确指出“小说为文章之一”,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街谈巷语;小说以文学性取胜,并非“狷薄少年”可以随便操觚;小说“为美术的文学”,“主要在文采意义之明丽隽永”,“全以己之绝妙题目、绝妙文章为本位”。这些见解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据此,叶小凤坚决反对清末民初盛行的对《红楼梦》作索隐式解读,声称:“我读《石头记》,只当作平常小说读,惟其只作小说读,乃见其有较他小说精妙处。”其次,《小说杂论》比较充分地阐释了叶小凤兴味与教化相结合的小说观。他认为小说富有兴味才能为广大读者所欢迎,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教化大众。因此,他一方面追求小说的娱目快心和审美意味,一方面要求小说创作应当思想纯正和扬善惩恶。针对民初流行的言情小说,叶小凤定下了“守礼”与“纯情”的评判标准。通过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综合评定,他认为堕落的“黑幕小说”是应该严厉批判的。基于兴味与教化一体的小说观,叶小凤非常注重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体现出以读者为本位的创作意识,他希望在满足读者的心理、审美需要的同时将读者的阅读趣尚引入“教育的”“美术的”轨道。第三,《小说杂论》比较系统化、理论性地讨论了对固有小说传统和传统小说杰作的继承学习问题。叶小凤认为章回小说形成了一个优良的创作传统,《水浒传》《三国演义》《花月痕》《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等都有可取之处。他尤其推崇《水浒传》,认为“《水浒》之妙,在辞微义严”,“辞微义严者,必待善读者之探索”,指出其富含寓意的艺术特征。他称赞《水浒传》写人写景都有其他小说不可及之处,就连“水浒”作为小说标题都是“不衫不履,顾盼伟然之名”。他甚至还以《水浒传》为宗写出了他的代表作《古戍寒笳记》。他认为言情小说可向别创一格的《花月痕》学习,于白话中插入极高古精妙之文言,使其风流跌宕、顾盼生姿。而文言短篇小说创作则要向唐人小说学习。他指出时人写作文言小说要么“辞胜于意”,要么有西化倾向,最高明的亦不过奉《聊斋志异》《板桥杂记》为圭臬。他认为应该直接取法于唐人小说,以“畅发好恶,钩稽性情”。另外,《小说杂论》一方面特别强调小说家的“天才”及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不被成规所束缚;一方面又颇重视具体创作技巧的探索,在人物刻画、环境设置、材料储备、谋篇布局、语言修辞等方面都有切中肯綮的见解。

由于《小说杂论》是叶小凤“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有心之作,确实不乏真知灼见,其理论价值和历史影响不容忽视。但其中也有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观念,例如站在卫道士的立场痛批贾宝玉“乃一枭獍”,林黛玉“非幽娴贞静孝于其亲之女子”,并极力为贾赦翻案等即是。

为您推荐

《小说话》

《小说话》 : 作者解弢,河北沧州人,生平不详,还撰有《小说八字评》《茶余偶谈》等。《小说话》由中华书局于1919年1月出版,1932年10月出至第4版。此书是中国第一部出版单行本的小说话,辑录有关小说的随笔..

《<小说大观>宣言短引》

《宣言短引》 : 作者包天笑。包天笑(1876~1973),原名公毅,字朗孙,别署拈花、天笑、钏影楼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有长篇章回小说《上海春秋》《留芳记》《琼岛仙葩》《海上蜃楼》《蛇环记》和《包天笑..

《小说丛刊》

《小说丛刊》 : 作者程善之。内收短篇小说18篇,1914年12月锦章图书局发行。《小说丛刊》收录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小说形式上,都称得上是当时的佼佼者。作者对民国建立之后的社会极为失望,如小说《自杀》,..

《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

《域外小说集》

《域外小说集》 : 会稽周氏兄弟纂译,发行人周树人,1909年东京神田印刷所出版,问世两册。周树人设计封面,陈师曾篆体题名。每册卷首有《序言》和《略例》,卷末附《杂识》。《序言》自云“词致朴讷,不足方近..

《林译小说丛书》

《林译小说丛书》 : 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陆续推出,共100种。1903年,商务印书馆与林纾建立合作关系,约请翻译外国小说;是年,该馆陆续推出《说部丛书》,林译小说因知名度高而成为该套丛书的金字招牌,20年间共出..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 全称《峥霄馆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8卷40回。陆云龙著。题“吴越草莽臣”撰,刊于崇祯元年(1628)。书前有崇祯元年(1628)盐官木强人叙、吴越草莽臣自叙、罗刹狂人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