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缦堂诗话》

    《越缦堂诗话》 :

作者李慈铭。李慈铭(1830~1894),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㤅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早年以诸生入赀为户部郎中。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补户部江南司资郎。光绪十六年,补山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年,闻甲午战争大败,忧愤而逝。其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越缦堂诗话》3卷,系蒋瑞藻从《越缦堂日记》及其他书刊辑录李慈铭评论诗歌的文字而成。1925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次年再版,1930年三版。1987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清诗话访佚初编》收录(缺蒋序)。李慈铭工诗,自述学诗过程,从明诗入手,至得诗法之正,并盛赞朱彝尊《明诗综》“精心贯择,最称完美”(《越缦堂日记》) 。

李慈铭站在时代高度,对何绍基等宋诗派和王闿运等汉魏六朝诗派均不满,批评道:“道光以后名士,动拟杜、韩,槎牙率硬,而诗日坏;咸丰以后名士,动拟汉、魏,肤浮填砌,而诗益坏”。继而认为:“学诗之道,必不能专一家,限一代。凡规规摹拟者,必其才力薄弱,中无真诣。循墙规壁,不可尺寸离也。”他提出“八面受敌”论,主张内有所蓄而广泛向前人学习,从五言到七言,从律诗到绝句,都有取法对象和体式风格。近代诗坛剽窃成风,没有真我的存在,故他指出,诗要学古,且博而能专:“汰其繁芜,取其深蕴,随物赋形,悉为我有。”

此诗话除评点唐宋以来诗家外,还论及许多近代同时诗人,如评龚自珍“定盦文笔横霸。然学足副其才,其独至者,往往警绝似子。诗亦以霸才行之”。评魏源“默深诗非当行,而才力有余,多粗迈警卓之语”。而论张际亮等,则以为“粗率豪易”,自有卓远的诗学批评眼光。

为您推荐

《名媛诗话》

《名媛诗话》 : 作者沈善宝。沈善宝(1808~1862),字湘佩,又号西湖散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鸿雪楼诗集》15卷、《鸿雪楼词集》1卷、《鸿雪楼外集》1卷、《名媛诗话》15卷。《名媛诗话》有光绪间鸿雪楼1..

《伯山诗话》

《伯山诗话》 : 作者康发祥。康发祥(1788~1865),字瑞伯,号伯山。江苏泰州人。有《伯山诗话》《伯山诗钞》《伯山文集》等,后汇集为《伯山全集》。《伯山诗话》2卷,以“随到随刊”(《凡例》)之故,又陆续刊《后集..

《樗寮诗话》

《樗寮诗话》 : 作者姚椿。姚椿(1777~1853),字春木,又字子寿。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父姚令仪,任四川布政使,家富藏书,筑有“通艺阁”藏之。姚椿幼即好学勤读,博闻强识,颇喜骈俪,有“两脚书橱”之誉。乾隆五十..

《兼济堂诗话》

《梅村诗话》

《梅村诗话》 : 共1卷,吴伟业著。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迁左庶子。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后官至祭酒。有《梅村集》。传见《清史稿》卷四..

《三家诗话》

《三家诗话》 : 共1卷,尚镕著。尚镕(1785~1863),字乔客,一字宛甫,江西南昌人。诸生。晚客河南,历主三山、聚星、崇实、唐县等书院。有《持雅堂全集》。此篇据道光五年(1825)姜曾序,乃作于是年乡试落榜后之第五夜..

《筱园诗话》

《筱园诗话》 : 共4卷,朱庭珍著。朱庭珍(1841~1903),字小园,一作筱园,号诗隐,云南石屏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有《穆清堂集》。书前有同治三年(1864)、同治七年及光绪三年3篇自序,交代写作修订始末,长达1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