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1931年12月25日创刊于上海,胡秋原主编,文化评论社出版,神州国光社代售,旬刊,16开本。第2、3期合刊号出版后,延至1932年4月20日出版第4期,后终刊。

《文化评论》强调其宗旨是政治上抗日,思想上自由。胡秋原在创刊号上发表的社评《真理之檄》中说:“我们是自由的智识阶级,完全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说明一切批评一切。我们没有一定的党见,如果有,那便是爱护真理的信心。”刊物崇尚文艺的自由、民主,反对用一种中心意识独裁文坛,反对文学沦为政治的工具和“留声机”。胡秋原在此刊刊发了《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钱杏邨理论之清算与民族文学学术之批评》等一系列文章,阐发其文艺自由论。

胡秋原既反对当时国民党的“民族主义运动”,亦反对共产党的左翼文学。中共左翼文人冯雪峰、瞿秋白、周扬在《文艺新闻》周刊上分别撰《“阿狗文艺”论者的丑脸谱》《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到底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等文予以激烈批评。苏汶撰文捍卫胡秋原,遂引起左翼文坛更猛烈的批判,胡、苏二人被认为是“自由人”和“第三种人”,此即影响深远的20世纪30年代文艺自由论争。


为您推荐

《李耐因通讯评论选》

《李耐因通讯评论选》:李耐因着。新华出版社1990年10月版。12万字。选收作者从解放战争到80年代40多年间发表的通讯和评论37篇。有《胜利的创造者》、《我们的攻势汹涌向前》、《在大渡河畔》、《访高原城——康定》、..

红楼梦评论

红楼梦评论 : 中国近代美学论文。王国维(见“人间词话”)著。初收入《静安文集》(1卷本),继而先后收入1927年海宁王氏印本《海宁王忠悫公遗书》(4集)和1940年商务印书馆长沙石印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104卷)。195..

电视录像评论

电视录像评论 : 以有关的新闻录像为基础、配上论述语言的评论形式,一般采用声画结合、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述”、“叙”的内容主要是依靠录像资料(包括照片、图表等有关图像)予以表达..

电视口播评论

录音评论

录音评论 : 一种兼用实况音响表达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这里的“录音”,指出现在评论中的实况录音片断,而不是评论的制播方式。一般地说,伴随人物或事物出现的实况音响,只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如真实、..

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 : 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评论,它面向广大听众阐述本台对有关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借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作为新闻广播中的政论体裁,广播评论日益成为新闻节目和新闻性专题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头评论

口头评论 : 一种与由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广播评论形式,专指由评论员或记者自己播讲的评论或述评。评论员或记者自己播讲,意味着以个人的名义,面向听众阐述对有关事物的见解,这必然导致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