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李

    温李 :

《新唐书·温庭筠传》谓庭筠“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唐才子传》也说庭筠“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续六朝余习,色彩秾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此外,二人也与段成式齐名,所作称三十六体(三人皆排行十六,一说当作三才子体),则指典故密致的骈文而言。

温李并称,是指他们诗风中“以秾致相夸”(《唐才子传》)的共同方面。这种诗风在晚唐诗坛上有很大影响,还为宋以后婉约词派开了先河。元好问所谓“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论诗三十首》之三),也是就这一点提出批评的。

清《古圣贤像传略》中的温庭筠和李商隐画像

温庭筠与李商隐的作风、成就并不完全一样。《旧唐书·文苑传》认为“文思清丽,庭筠过之”。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也称许温诗“笔径较独酣捷”。而陆时雍《诗镜总论》则说:“李商隐丽色闲情,雅道虽漓,亦一时之胜;温飞卿有词无情,如飞絮飘扬,莫知指适。”《四库全书总目》更谓“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商隐感时伤事,尚颇得风人之旨”。李商隐诗在讽喻时政和寄情深婉方面,超过了温庭筠,但用典过多,命意晦涩之病,又甚于温诗。温庭筠诗中的寓意,近年解读揭发也颇多发明,并非一意华丽而无所寄意者。

为您推荐

樊宗师

樊宗师 : 祖居南阳(今河南邓州),后迁居河中府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始为国子博士,宪宗元和三年(808)登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历金部郎中,绵、绛二州刺史,有治绩。进谏议大夫,未就任即去世。事迹见韩愈《南阳樊绍..

王勃

王勃 :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的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未成..

王充文学思想

王充文学思想 :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自小聪慧好学,勤学强记,过目成诵,博览百家之书。著述有《论衡》《政务》《讥俗》《备乏》《禁酒》《养性》等。在《论衡》中深刻地批判了以“天人感应”..

清商曲辞

王冷佛

王冷佛 : 北京内务府旗籍。1906年任《公益报》编辑,投身清末北京下层启蒙运动,参与创办阅报社、演说会、演说研究所,并身兼师范讲习一职。1913年起,任《爱国白话报》编辑,撰写演说,发表戏评、诗文、小说。1..

柏梁体

柏梁体 : 为七言古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用七言句,句句用韵。这种诗歌形式后来成为诗之一体,所以称为柏梁体。早期七言诗都是句句用韵的,如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

梅曾亮

梅曾亮 : 江宁上元(今属南京)人,原籍安徽宣城,为清初历算家梅文鼎之后。道光二年(1822,一作道光元年)进士,见知于陈用光,授知县不就,后入赀官户部郎中。居京师20余年,交游甚盛。告归,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咸丰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