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书》类文献

    清华简《书》类文献 :

清华简是由清华大学校友从境外拍卖所得,后于2008年7月捐赠的战国中晚期竹简,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整理、释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由中心主任李学勤任主编,由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陆续出版。第一辑收《书》类文献有《尹至》《尹诰》《程寤》《保训》《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等7篇,第三辑有《说命》上、中、下3篇,第五辑有《厚父》《封许之命》两篇。《保训》简长28.5厘米,其他简长皆45厘米左右。大多数篇目简背有次序编号,少数如《程寤》简背无编号。《金縢》《皇门》《说命》《厚父》《封许之名》等篇简背有篇题,如《金縢》篇题为《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说命》原篇题为《傅说之命》,其他原无篇题的由整理者依据内容及传世文献称引拟定。

清华简《书》类文献主要记载上古三代君臣的讨论或重要讲话。《厚父》是夏王与大臣厚父的讨论,《尹至》《尹诰》是商汤与伊尹的事迹,《说命》三篇记载傅说初见殷王武丁的故事,其他各篇都是西周前期的文献。《程寤》记载文王妻太姒梦商廷生棘,太子发取周廷梓树树于其间的故事;《保训》是周文王给太子发的遗命;《金縢》《皇门》是关于周公的,与《尚书·金縢》《逸周书·皇门》的内容大同小异;《祭公之顾命》与《逸周书·祭公》亦大同小异;《封许之命》是周初封建许国的册命。

清华简《书》类文献可以补充《书》类文献的缺失,纠正《尚书》《逸周书》文本的一些讹误,也为认识战国《书》类文献的流传提供了重要物证。

为您推荐

清华文学社(文学)

清华文学社:由清华园“左联”小组领导的“国防文艺社”扩大成立的一个文学性团体,成立于1936年。主要领导人和成员有:赵德尊、陈国良、赵俪生、王瑶、郑天翔、冯契、韦君宜等。该会成立后曾组织成员学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

《清华大学校史稿》

《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着。中华书局1981年2月版。38万字。记述清华大学自1911年至1949年的历史。全书共4编,第一编清华学校,第二编初期的清华大学,第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第四编复员后的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 前身为1911年 4月创办的清华学堂图书室,1928年清华学堂正式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室改名为清华大学图书馆,1919年和1931年分批兴建了馆舍。朱自清、潘光旦曾任馆长。新馆于1987年开始兴建..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

清华简《耆夜》

清华简《耆夜》 : 共14支,简长45厘米,其中4支断折,文字有残缺。每简正面字数27至31,背面都有次序编号。第14支简简背有篇题“旨夜”,“旨”,古书作“耆”或“黎”,即《尚书·西伯戡黎》之“黎”;“夜”,即夜晚..

清华简《诗》类文献

清华简《诗》类文献 : 清华简是由清华大学校友从境外拍卖所得,后于2008年7月捐赠的战国中晚期竹简,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整理、释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由中心主任李学勤任主编,由上海..

清华简《书》类文献

清华简《书》类文献 : 清华简是由清华大学校友从境外拍卖所得,后于2008年7月捐赠的战国中晚期竹简,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整理、释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由中心主任李学勤任主编,由上海..